宋名面无表情地在办公室整理文件。龙根心事重重地在给宋名倒茶:“宋书记,你别忙了,文件回来让秘书整理吧。”他两眼含泪递茶,“让我给你泡最后一杯茶。”
宋名接茶,道:“龙根呀,您也别伤感。新时期干部要年轻化、知识化,新一届县委常委具备这样的条件。我六十多岁的人了,也该退了。”
龙根依依不舍地说:“王书记让你发挥余热,希望您对他扶上马,送一程。”
宋名苦笑笑,说:“那是王书记的谦虚话,你当真呀?”
龙根鼻子一酸,眼泪掉下来:“你一走,我好像没有了主心骨,心里空荡荡的。”
宋名拍拍龙根的肩膀:“你比我稳当,有城府。相信你会与时俱进,比过去干得更好。”
龙根对宋名书记惶恐而恭敬:“我一个农民的儿子,原来只是想到县委当炊事员吃顿饱饭。是您的关心和培养,我才进办公室挑大梁,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的厚爱。”
宋名淡淡地笑笑:“要说感谢,我更应该感谢你。你让我躲避运动,又保护得九,还让他上大学。”
龙根平静道:“滴水之恩,当泉涌相报。这是应该的。”
宋名思忖一会儿,表情黯然:“我退二线了,放不下的还是‘柏子山计划案’没有破,谢先的儿子没有找到。”
宋名话音刚落,于秋叶在门外答:“谢先的儿子‘弘’有了下落!”
于秋叶走进宋名办公室。宋名一看于秋叶进来,眼睛放亮,他亟不可待地问:“在哪里?”
于秋叶看龙根脸色阴沉,没有急于回答,反问:“宋书记,我看你们怎么不高兴?”
龙根搭话:“老书记退位了。”
宋名淡然一笑:“也算离休了。”
于秋叶却有高论:“退了好呀!当官如坐飞机,不是看飞多高,而是看是否平安着陆。您为革命事业出生入死,为华西的建设事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现在清清白白退位,健健康康回家,实属大幸,可喜可贺!”
龙根倒有失落的样子道:“人走茶凉,老书记没有权利了。”
于秋叶微笑着说出哲理:“人走茶凉,这是自然。如果人走茶还热,一定有鬼了。”
宋名点头微笑:“那是,那是。还是有学问人,说得句句在理。”
接着于秋叶又像在讲寓言故事:“最近,我晚上坐汽车回曹家集,途径“柏国农场”,发现一只兔子随着车灯在前面跑。司机鸣笛,它也不下路,结果被碾死了。”
宋名皱眉沉思,龙根不懂寓意而惊愕……
于秋叶续道:“我想,如果这个兔子跳出光圈,定会进入幸福的草地。老书记,您应该勇敢地走出光环,可别学兔子!”
宋名突然明白其中玄机,翘起拇指夸于秋叶:“嗯,有道理!”
于秋叶继续给宋名建议:“您如果身体许可的话,可以深入基层,体察民情,调查研究,为华西的发展建言献策,指路点招。套用***他老人家的话,叫‘在这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
宋名面露喜色:“你这一说我心里透亮了。”他停下文件整理,“快说,谢先的儿子在哪里?”
于秋叶显得轻松而神秘:“就在华西!”
宋名和龙根都惊呆、困惑。于秋叶对宋名耳语……
宋名面露复杂的表情,时而瞪大眼睛倾听,时而皱眉沉思,最后高兴点头:“好、好,我放心了。尊重人家的意见!”
龙根面无表情,瞟了于秋叶一眼,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整理物品……
小芳在陈得索家堂屋整理行装,女儿陈冰莹在一旁站。艾灵从厨房走出。陈得索、于秋叶走进室内。
陈得索疑惑地问小芳:“准备去哪里?”
小芳头也不抬说:“回枝子婆婆身边。”
陈得索不解问:“怎么回事?”
小芳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