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庙镇方向走来,左顾右盼警惕地往舞阳城前进。蔡永令带领游击队员埋伏在车队必经的大刘寨南门,居高临下将枪口对准公路。接近黄昏,车轮吱吱扭扭走,牛铃铛叮当叮当响。满载食盐的车队越来越近......
“打!”蔡永令一声令下,顷刻间,宋名的机枪吐着火舌点射日军的胸膛,单虎的步枪叭叭钻入日军的脑门,谢先的手榴弹冒着蓝烟滚到日军的脚下。小鬼子被打得晕头转向,哇啦哇啦哭爹叫娘。一名日军军官钻到牛车下负隅顽抗,宋名放下机枪,绕其后用步枪刺刀插入敌人的后背......
蔡永令向栗岱山报告战况,说:“这次阻击战共缴获运盐车24辆,击毙日军20人。宋名、单虎、谢先等在这次大刘寨伏击战中表现突出。特别宋名,机智勇敢,单枪独步刺毙日军的头目。”他意味深长地对宋名说,“我愿意介绍你加入党组织,你同意吗?”
宋名立正敬礼:“愿意接受组织考验!”
栗岱山非常高兴地点点头。他沉吟片刻道:“上级要求进一步扩大抗日根据地。永令你率一支抗日游击队往东北方向郾州、西漯一带活动;宋名率单虎、谢先等骨干抗日游击队继续在西山活动。你们相互配合,互为犄角,伺机而动多消灭鬼子!”
蔡永令点头。宋名说道:“明白。”
宋名回忆画面淡出。吉普车到蔡永令的故乡大刘镇蔡庄村口。宋名、龙根下车,遇到一位老汉。龙根上前给老汉递烟,问:“老人家好,蔡永令的家在哪?”
“蔡永令?”老汉摇摇头说,“俺们村没有这个人!”
宋名困惑道:“不会吧,这不是蔡庄村吗?”
“是呀!”
“这人在当地很有名。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屡立奇功。”
“哦。是解放前三进民国监狱的蔡疤瘌吧。这人了不得,组织领导郾州抗日游击队,会双手使枪,参加战斗30多回,崩了鬼子上百人。”接着老汉眉色飞舞地讲起蔡永令的传奇故事,“我亲眼看到他率游击队崩日军特务的精彩场面。1944年10月的一天,漯河“万祥公馆”的6名特务,乘黄包车耀武扬威地来到郾城西南皇寓村捆绑乡民,逼着要烟土、要钢洋、要花姑娘。村上的“两面政权”保长一面好酒好菜招待,一面暗中报告游击队。蔡永令挑选11名精壮队员,带着武器,迅速奔赴皇寓村,在关押群众的联保处附近隐藏,待机而动。当特务们带着乡民,准备上黄包车时,蔡永令等上前搭话。领头的特务举枪就要向游击队员开枪。蔡永令猛地前跨一步,左臂拨开敌人的手枪,右手开枪,特务应声倒下。与此同时,游击队员一起动手,其余5名特务即刻毙命。这次战斗击毙日军特务6名,缴获手枪6支,游击队员无一伤亡。”
宋名焦急地问:“他现在在哪里?”
老汉眉头一皱,痛苦地说:“1966年9月,造反派认为他三进三出民国的监狱,一定是叛徒、汉奸。于是就轮番批斗,出他的洋相。不久被折磨死,草草埋到乱头坟。”
宋名听罢色苍白,泪水禁不住涌出眼眶。他又想到陈国清、于伟忠、杨庆典的遭遇,耳边响起在密洞与陈得索的唇枪舌战——
“请问,带你走出庙门的蔡永令是不是汉奸、特务?”
“蔡永令是抗日英雄,还是我和于伟中的入党介绍人。”
“可是,他也被怀疑是‘汉奸’、‘特务’挨了批斗。照你的逻辑,你也是‘汉奸’、‘特务’了!”
“胡说八道。你的证据呢?”
“你,包括谢先、单虎更是胡说八道,甚至是草菅人命!我问你,说我父亲和于伟中是特务,你们的证据在哪里?”
黄昏,宋名从郾州蔡庄村返回华西。京珠国道上,吉普车飞驰。宋名捂着脸,晃动,情绪郁闷。
龙根说:“宋书记,咱已经去找蔡永令了,他命该绝,您不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