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世能用尽了自己能想到的说辞都没有说服阮诗诗回去,只得跟古木森商量说先让阮诗诗在这边找份工作,自己帮阮诗诗租个房子安顿下来。
“哪还需要租其他房子,你这不还有一间房是空的么。既然诗诗姐想留下来陪你,那你们就放宽心态,搭班子好好干,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古木森故意和房世能开着玩笑。
“男女授受不亲,怎么能让她一个女孩子和我们几个大老粗住在一起呢,传出去人家女生的名声可就坏了,这可万万不行。”房世能对于这个事情有自己的坚持。
看着房世能脸都涨红了,古木森正经说道,“咱们住的这条街一共有三家店面是我们的,另外几栋楼上也都有空房间,原本就是计划给员工当宿舍的,你待会都看看,哪里更适合她,就帮她收拾一下住进来。”古木森示意房子铭把钥匙给他,让他自己去看。
这次招的人里,有几个是从其他地方的眼镜店跳槽过来的,当过护士的也有几个,考证方面基本上没什么问题,稍加培训就能把证拿下来,这方面房世能联系厂商就能解决。
装修的事情有古木森把关,又是自家的装修队伍,春节之前肯定都能赶出来,有几间甚至在元旦前就能开业。
开业的宣传营销古木森让房世能先发挥,然后根据之前自己的定位,砸了些钱在电视台、报纸上重点宣传高端定位的眼镜店;平价定位的眼镜店则让店员跑去发传单;专业定位的则找有护士经历的店员去公关市里的医院,牵线搭桥和医生谈合作,成交之后该给的分红肯定不能少;大型卖场进度稍微慢一些,面积大,铺货量多,最重要的是体系化、专业化、服务标准化都不可或缺,还得接着往里面投不少钱,但只要这条路一旦走通,就是一条可以迅速在多地铺开的康庄大道。
古木森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有时候沈如兰都能连着几天见不着儿子,眼见着古木森这半年多来黑了瘦了不少,好不容易逮到儿子回家,就是一通数落。自从知道儿子又打算做眼镜生意之后,一直没停过地埋怨,让儿子踏实一点,不要什么都想干,钱是赚不完的,做生意风险这么大,万一做眼镜赔了怎么办。
见着沈如兰没完没了地唠叨,古木森只得装做累得不行的样子,赶紧洗澡遁,然后锁起门睡觉。
时间才八点多,其实古木森压根就不困,脑子里一直在不停地想事情,他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内心总有一种焦虑感,只想着不停地往前冲,一刻都不想停下来。这种状态下,他的身体哪怕再疲惫,但是精神一直处于亢奋之中。
不知不觉中古家的营收已经逼近千万规模,不出意外的话,春节之前应该能达到这个数字。在这个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时代,这里面的利润可是相当惊人的,哪怕刨掉了所有的开支,平摊下来至少还能保持有近四成的利润。
但是古木森也知道相较于自家的投资,这四成利润还远远不够,这还没算上木材的库存压款,仅土地和厂房的投资就能完全吃掉利润,还要欠上银行一大笔钱。
资金上的短缺是制约古木森快速发展的最大短板,但是在融资上屡屡受挫,这让古木森颇为难受。
采矿场的土地平整已告一段落,朱胜宝来电告诉他再有两天时间就能把全部木根都拉过去木材厂,老顾也给他打电话说木材厂的场地被塞得满满当当,就快腾不出地方了,古木森只能推迟青砖厂的重建计划,先把场地让出来堆放木根。
听说采矿场的木材已经有财政的人组织评估价值,原本古木森估算的价值200万以上的木材,最终评估得出的结论是价值40万,这几天准备正式报名招标。
朱厂长对古木森心怀愧疚,最近基本上没有联系,信息都是朱胜宝传给古木森知道。为了弥补古木森在工程上的亏损,朱厂长还对朱胜宝故意砍伐木根的时候留多一大截木材这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财务倒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