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攘外必先安内!
如果慕容部分裂成多个部落,那大汉收其为附属国也没什么意义,还不如早日撤回大城塞固守。
慕容恪自然清楚这一点,所以他打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掉慕容仁。可是该派谁前去呢?慕容翰不在,他也走不开,能对付慕容仁的似乎只剩下慕容垂一个?
就在慕容恪愁的头发都快掉光了的时候,已经休养了许久的慕容皝久违的下达了命令,他打算亲征慕容仁!
此时的慕容皝看起来依然十分虚弱,并不适合亲征,但慕容仁毕竟是他的兄弟,就算是要杀,也只能是由他来亲手送兄弟上路!
于是,慕容皝以慕容评为先锋,亲领一万兵马前去讨伐慕容仁。
慕容仁得到消息后,再次派使者拉拢段辽和宇文部的残党,企图借用他们的力量来击溃慕容皝。段部和宇文部本就与慕容皝有仇,自然不会拒绝。
得到段部和宇文部的许诺之后,慕容仁有些志得意满,逐渐放松了警惕。
待段部和宇文部的援军赶到,慕容仁的总兵力将超过五万,而慕容皝只有区区一万人马,也难怪慕容仁会如此自信。但世事往往就是那么地不可预料,慕容仁没想到慕容皝会直接穿越沙漠,赶在援军之前杀到了他的大营前。
慕容仁没有准备,只得仓促应战,被慕容皝打得大败,段部和宇文部的使者皆被慕容皝俘获。慕容仁率溃兵后
退五十里扎营。
慕容皝随即令慕容评继续追击,他随后就到。
慕容评追到慕容仁的大营外,慕容仁见慕容皝没有亲自前来,便自信满满的出营列阵,欲一举击溃慕容评。
单论个人能力来说,慕容评的确是不如慕容仁,难道慕容皝不清楚这一点吗?他当然清楚!因为他如此安排的目的,就是诱慕容仁出营!
两军交战大约一刻钟之后,慕容皝立刻现身。
慕容军和慕容汗见慕容皝出现,立刻倒戈相向,挥军反攻慕容仁。
见此情形,慕容仁麾下的将士士气大跌,纷纷四散奔逃。
慕容皝瞅准机会,纵兵攻袭,重创敌军。
慕容仁见大势已去,率亲信望西北方向而逃,欲投奔宇文部。慕容皝和慕容评从后方紧追不舍。
慕容仁一行狂奔出二十余里,都无法甩开追兵。将士们惧怕慕容皝,集体反叛,生擒了慕容仁去见慕容皝,只为换一条生路。
可慕容皝却一点儿也不留情面,将所有反叛士兵斩尽杀绝,一个不留。
慕容皝认为他们既然能背叛慕容仁,就能背叛他,所以这些人留着也是一个祸害,不如尽早除掉。
解决掉叛军之后,慕容皝并没有去见慕容仁,而是直接下令将其赐死。而他的心腹将领丁衡、游毅、孙机等人,慕容皝也一并赐死。
不久之后,慕容评捉住了慕容昭、慕容幼、慕容稚、翟楷、庞鉴等叛将,唯有佟寿、郭充二将奔走段部
,侥幸逃脱。
现在,慕容仁已死,该如何处置慕容昭、慕容幼和慕容稚这三个兄弟,就成了一大难题。
如果全部处死,不但世人会说慕容皝不顾手足之情,还有可能会使其他兄弟人人自危,导致慕容部进一步分裂。可若是不处死他们,他们又随时可能会反叛,这可如何是好?
思虑再三,慕容皝决定处死慕容昭,放过慕容幼和慕容稚。
慕容昭少年英武,曾随慕容廆四处征战,深受慕容廆疼爱,慕容皝早年十分嫉妒他。
现在,他和慕容仁一起起兵造反,慕容皝肯定不会放过他。
至于慕容幼和慕容稚,这两个兄弟能力平平,算是兄弟几人里面能力最弱的,对慕容皝构不成什么威胁。放过他们既顾及到了手足情深,又不会威胁到他的统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慕容皝命人赐慕容昭一杯毒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