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陈霸先占据樊城之后,精选五千铁骑,星夜前进,追赶刘备,大军陆续随后而进。
另一边,刘备离开襄阳后,引着三千余军马和两万余誓死追随他的百姓,一路向东进发,直奔随县而去。他又令魏延保护家小,以示重视;关胜、伊籍、徐庶先一步赶往随县;檀道济则亲自为大军断后。
这一日,刘备与简雍、孙乾、糜芳、张公瑾等将领同行。正行走间,忽然一阵狂风就马前刮起,尘土冲天,平遮红日。
刘备大惊道:“这是怎么回事?”
简雍颇明阴阳,立刻卜了一卦,大惊道:“此乃大凶之兆!应在今夜,主公可速弃百姓而走,莫要迟疑!”
刘备犹豫道:“这些百姓都是从新野追随我至此,我怎么忍心抛弃他们?”
简雍答道:“主公若恋而不弃,祸不远矣。”
刘备抬头望向前方,问道:“前面是何处?”
左右答道:“前面是绿林山。”
刘备听闻,暗道:“绿林山岂不就是光武皇帝的发祥之地?此地或许能令我转凶为吉!”
于是,刘备下令在此山脚下驻扎。
时冬末春初,凉风透骨;黄昏将近,哭声遍野。至四更时分,只听得西北喊声震地而来。
刘备大惊,连忙翻身上马,引本部精兵二千余人迎敌。
陈军兵锋极盛,势不可当,刘备引军死战,也不是敌军的对手。
正在危迫之际,幸得檀道济及时赶到,杀开一条血路,救刘备
进入深山之中。
檀道济护着刘备,且战且走,一直奔至天明,听喊杀声渐渐远去,才敢停下歇息。
刘备见随行兵马仅剩下百余骑,百姓、家小、孙乾、糜芳、简雍、魏延等一干人,皆不知下落,不禁黯然落泪。
刘备恸哭道:“两万百姓,皆因追随于我,遭此大难;一干将领及我的家小,也不知死活。就算是泥土木头做成的人,也会悲伤啊!”
正凄惶时,忽见糜芳面带数箭,踉跄而来,口中大喊道:“魏文长反投陈霸先去了!”
刘备怒斥道:“胡说!他若当真想投陈霸先,在襄阳时又何必助我?”
檀道济说道:“或许,他本以为大哥能成为荆州之主,才相助我等。如今,他见我等势穷力尽,或者反投陈霸先,以图富贵,这又有什么稀奇!”
刘备反驳道:“能在那个时候站出来支持我的人,定是忠臣,绝非富贵所能动摇。”
糜芳说道:“我亲眼见到他投西北去了。”
檀道济说道:“我亲自去寻他!若是被我发现他投靠了陈贼,决不轻饶!”
刘备叮嘱道:“一定要搞清楚原因,莫要冤枉了他。你可还记得当日你二兄诛颜良之事?文长此去,必有事故。吾料文长绝对不会背叛于我!”
檀道济哪里肯听,引二十余骑,从绿林山杀了出去。
行出不远,檀道济忽然心生一计:教所从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
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檀道济却亲自横矛立马于树林之外,向西而望。
却说魏延自四更时分起,与陈军厮杀,往来冲突,一直杀至天明,寻不见刘备,又走失了刘备的家小,自责不已。
魏延自忖道:“主公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何面目去见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要寻到主母与小主人的下落!”
魏延回顾左右,见麾下仅余三四十骑相随,皆是从襄阳追随而来的老部下。
魏延感叹道:“在我还是一个军司马的时候,尔等便追随于我,至今已将近十载。此战,九死一生,抑或是十死无生。我不希望你们都陪我葬在这里,都走吧!”
众人纷纷拜道:“誓死追随将军!”
魏延闻言,眼眶略有些湿润,叹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