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者插了进来,孔明就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来自东、南两个方向的威胁。
其实,除了陈霸先之外,袁绍还以裴矩为使者,去见杨坚,请他出兵进攻河内郡。但无论裴矩如何施展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杨坚都不为所动,拒不出兵。
原来,杨坚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益州。只
要夺下益州,他就坐拥两京,背靠蜀中,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无论裴矩如何舌灿莲花,杨坚都不可能会动摇。
裴矩无奈,只好返回南皮复命。袁绍见如此巨大的优势之下,裴矩都不能说服杨坚,兵进河内,便把他当做无用之人,剥夺了官职。纵使岑文本如何为其说情,袁绍都不为所动,坚持己见。
杨坚去进攻汉中,张鲁和孟知祥必然摒弃前嫌,联手对敌,这对孔明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只要杨坚在短时间内不能参战,孔明就可以将兵力集中在冀州,猛攻其中一方,抢占先机。
孔明立刻召来众位谋主,商议主攻的方向。
最终,经过众人一致投票表决,孔明决定主攻袁绍,对陈霸先采取守势,尽可能的先拿下整个冀州,再考虑其他。
为了缓解自身的压力,孔明还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分别派使者去见刘表和袁术,请他们分别出兵开封和徐州。
荆州内部,众文武大臣为是否出兵一事吵得不可开交。
以蔡瑁、蒯越为首的荆州本地士族,认为应该交好陈霸先,不应该轻易出兵;而以刘备为首的外来士人,则认为陈霸先是害死汉帝的凶手,理应出兵讨伐。
刘表此人本就生性怯懦,再加上刘备在荆州声望甚高,他担心刘备会趁他出兵之时,夺取荆州,便采纳了蔡瑁、蒯越的建议,与陈霸先交好。
另一边,袁
术早就不满陈霸先夺走徐州,想要出兵讨伐。
现在,孔明邀请他进攻徐州,瓜分中原,他又岂会拒绝?只不过令他没想到的是,他背后还有一只黄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