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与刘协见了一面,稍稍透露了一些口风,然后才在朝堂上提出了迁都的建议。
迁都的建议一出,顿时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首先,王世充一系的官员肯定是强烈反对,他们是一定不会让小皇帝离开洛阳的。
除了他们之外,部分忠于朝廷的官员,尤其是一些老臣,也表达了反对的意见。这些人认为大汉自定都洛阳以来,已经延续了数百年而不亡,岂能如此轻易地迁都,自
伤元气?
一些相对年轻的官员则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们认为洛阳荒废已久,难以修缮,加上粮食周转困难,的确已经不适合作为都城。而开封距离陈留、颍川和陈国都很近,且钱粮充足,转运方便,又处在全国的中心位置,确实是一块宝地。
经几人这么一说,刘协的确是有些心动,但是他又怕陈霸先效仿杨坚,一时有些难以抉择。
就在这时,函谷关送来急报,说是反贼杨坚加紧了攻势,希望朝廷速速派兵救援。
刘协暗道:“我若是在这个时候同意迁都,岂不是说我怕了杨坚?这样会有损皇室威严,我决不能这么做!况且有函谷关在,杨坚未必能胜,我何不等杨坚退兵之后,再做决断。”
于是,刘协以讨伐反贼杨坚才是当务之急为由,将此事押后再议,陈叔达只好失望的返回陈留。
陈叔达离开之后,王世充给尚师徒下达了死命令,决不允许陈霸先率军入关。
另一边,王世充以王君廓为主帅,盛彦师、丁天庆、姚古、姚雄等人为副将,统兵两万,前去函谷关支援。
王世充手中的兵力并不多,只有不到五万人。其中,有三万人聚在函谷关,虎牢关的尚师徒手中有八千人,也就是说偌大的一个洛阳,只有一万守备兵马。
如果有人趁此机会进攻洛阳,王世充还真不见得守得住。但幸运的是,与他相邻的孔明和刘表暂时都没有杀
入洛阳的想法,他也算是侥幸捡回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