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内出现人吃人的惨剧,都是朕的罪过!朕想亲自去赈济灾民,为先前犯下的错误赎罪,还望大丞相准许!”
“不敢,不敢。”
杨坚见刘协表情诚恳,的确是心忧百姓,便答应了他的请求。毕竟这件事肯定还是要有人负责的,皇帝肯出面揽下,那是再好不过了!
“陛下肯亲自去赈济灾民,这真是万民之福!”
......
得到杨坚的准许之后,杨奉立刻联系了位于弘农的段煨,让他提前做好准备,助他们避过杨家的耳目。
五日后,刘协按照杨坚的安排,在长安城东门前开设粥棚
,赈济灾民。百姓见皇帝亲自出来为他们施粥,纷纷高呼万岁。
不多时,皇帝在长安城东门施粥的消息就传开了,不少城外的灾民也开始向城内涌入,想要混一口粥喝。
随着入城的灾民越来越多,长安城内的治安出现了混乱。为了制止这种情况,长安令想要停止施粥,但刘协却不舍得让他治下的百姓饿肚子,双方之间发生了分歧。
就在这时,董承提议道:“不如请陛下在城外再开设几个粥棚,这样百姓也能有口粥喝,还不至于扰乱城内的治安。”
刘协听完,怒气冲冲的质问道:“长安令,这样你总满意了吧!”
长安令一听,顿时就慌了,毕竟他再怎么说也是皇帝啊!
慌乱之下,长安令同意了董承的提议,准许刘协在城外开设粥棚。
刘协立刻派人出城通知灾民,让他们不要再涌入城内,而是去城外的粥棚排好队,有序领粥。百姓纷纷叩首谢恩,然后散去。
待城外的粥棚搭好之后,刘协亲自前往郊外的一处粥棚,为百姓盛粥。
小半个时辰之后,刘协觉得有一些累,便将勺子递给了身旁的小太监,而他则去往附近的民宅休息。杨坚安排监视刘协的护卫不疑有他,守在了屋外。
董承见外面的护卫没有起疑,立刻让刘协与服侍他的小太监互换衣服,然后再让小太监躺在床上,假扮刘协。
一切布置妥当之后,董承掀开床下的暗门,
带着刘协钻了进去。
这条地道昨天才刚刚完工,直通长安城郊外的一座小院子。
院子里,杨奉、韩暹、徐晃、王君廓等将领已经披挂完毕,只要刘协出现,立刻就可以启程赶往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