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赵明诚,于金石之道颇有钻研,一起录取了吧!”
“是!”
“啊——这!”
这边话音未落,那边又一个监考官拿着一张卷子站了起来,如同疯了一般大喊道:“老朽还从未见过这等书法!”
见过前面两位考生的作品之后,众考官已经对这种一惊一乍的表现见怪不怪了。
“代谢鳞次,忽焉以周。欣此暮春,和气载柔。咏彼舞雩,异世同流。迤携齐契,散怀一丘。”
念罢,监考官将手中的考卷递了上去。
这一次,孔明没等韩馥等人接手,就直接一把将试卷抢
了过来。韩馥等人看不到书法,只好试着品评刚刚这首诗。
“这虽然是一首四言诗,但诗的内容似乎是在写山水,又涉及一些玄妙之理,实在是有趣。”
其实,这首诗并不是两汉时期流行的乐府诗,应该算是魏晋时期的山水诗,但经过唐诗宋词的入侵之后,人们已经能接受各种各样体裁的诗词,所以韩馥等人才会给出这样的评价。
这首诗并不出名,孔明也没有见过,但这一手书法,他却是有着一些些印象。
“这该不会是......”
激动地孔明直接揭开了糊名,只见姓名一栏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王羲之!
“靠!我靠!王羲之!录取!录取!I Want You!”
见孔明如此兴奋,韩馥等人急忙凑了过来,去看这位名叫王羲之的考生的书法。
“这应该是当世书法造诣最接近蔡大家的人了吧!”韩馥惊叹道。
“的确!但此人年纪轻轻,竟然有如此造诣,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唐瑁叹道。
“没想到世间竟还有如此奇才!”
“此人一定要录取,我们并州学院就缺这样的人才!”
......
众人还没从王羲之带来的惊喜中走出来,就又有一个监考官递上了一张卷子:“此人的书法造诣也是不差啊!”
这一次,孔明也懒得去看他们的诗作了,直接就揭开了糊名:“褚遂良?录......”
孔明刚想说把褚遂良也录取
了,但他转念一想,褚遂良不是已经在杨坚手底下出仕了吗?那他此次前来参加考试是为了什么?来踢馆吗?还真有可能!
于是,孔明吩咐道:“这人是杨坚派来的,可以给他一个名次,但是要往后稍一稍,明白了吗?”
“是,我等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