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才?”
“正是!老师莫要小看他们,王景略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文武双全;徐元直虽然近两年才开始读书,但进步神速,远超同龄人;上官仪熟读《五经》,善作文章,还曾研习佛典;孟公威、石广元亦是刺史之才,绝不会辱没鹿门书院的名声。”
苏轼见司马德操给予这几人这么高的评价,顿时来了兴趣,当场考了考他们,这才知道司马德操没有妄言。
苏轼叹道:“德操眼光果然独到!”
“嘿嘿嘿!”司马德操继续说道:“王景略小时候家贫如洗,为了养家糊口,年纪轻轻便以贩卖畚箕为业。有一回,景略远到洛阳卖货,碰到一个要出高价买畚箕的人,那人说是身上没带钱,请景略跟他到家里拿钱。景略跟着那人走,结果走进深山,被带到一位须发皓然、侍者环立的老翁面前。景略向老翁揖拜,老翁连忙说:‘王公,您怎么好拜我呀!’于是,老翁给了景略十倍于常价的买畚箕钱,并派人送行。景略出山回头细看,才认出原来是中岳嵩山。”
“一白发老翁?他长得什么模样?”
王猛回忆片刻,答道:“碧眼童颜,手执藜杖。”
苏轼大惊道:“难道是南华真人?”
“很有可能。”苏辙叹道:“能得南华真人看重,景略未来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不过,切记不可因此而自满!”
“是!多谢师叔祖指点!”
司马德操又说道:“听说北方有一个并州学院,武有岳飞、周瑜、杨再兴,文有长孙无忌、法正、诸葛亮,而南方有我们鹿门书院,文有石广元、孟公威、上官仪,武有王景略、徐元直、庞士元,不知哪一边更厉害一些。”
“这还用说?”一直没怎么吱声的小庞统站了出来,不屑道:“就算是蔡大家,在书画一道上也不如师祖,如果不是师祖无意出仕,大汉第一人哪里轮得到他?三位师叔同样博学多识,又精通奇门、兵法、经学,若是出仕,定可成就一番伟业!”
“士元!不得妄言!罚你抄写《春秋》一百遍,现在就去!”
“是!师祖!”
待庞统离开后,司马德操邀请王猛及“王猛四友”进入内堂,正式行拜师礼,拜苏轼等人为师,成为苏门第三代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