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认可关羽的能耐,但是秦宜禄也还是暗自下了决定,等南阳那头的新政搞定之后,再给关羽升个官,说什么也得把他召回洛阳了。
说实在的,现在幽州生变,刘备说不得眼看着也要自立了,他现在对关羽的信任,恐怕还真的要打一个小小的问号了。
不过武陵蛮和长沙自立的这个事儿,这就真的是意外之喜了,关羽应该是知道重压之下刘表那头应该会爆雷,但是肯定没想到这个雷居然会这么大。
没几天的功夫,张羡的奏表也到了。
奏表的内容也很简单,无非是认为长沙郡郡情特殊,而此次武陵蛮造反之事也颇为复杂,希望朝廷能够给长沙郡更多的支持,由州牧辖制,变成尚书台直辖。
同时还希望朝廷能给长沙更多的支持,甚至公然表示他要支持新政,如果可以的话,还希望朝廷能往长沙派一个都督,专门从事抚恤江南蛮夷之事。
当然,由于长沙的特殊性,他还是希望自己能够继续担任长沙太守之职,但如果朝廷信不过他,他也愿意入朝。
简直是一个大大的忠臣。
因为一个张羡,一个沙摩柯,原本荆州的这一角暂时不太好动的死棋,居然离奇的活了!
以至于秦宜禄不得不考虑他是不是真的可以顺势而为,把荆州给拿下了。
说来张羡这个人,确实是非同一般,要说他是大汉忠良,秦宜禄还真是有点相信的,毕竟历史上,张羡也是造过刘表的反的。
历史上,这位张羡可真的是曹操的贵人,属于知名度不高,但实际上对三国格局影响极大的存在,要知道在官渡之战以前,刘表跟曹操把人脑子都给打出狗脑子了,结果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跟袁绍死掐的时候他却突然老实了,这么大好的机会,他居然放弃了。
其原因当然不是因为刘表本人能力不行守户之犬什么的,就是因为张羡造反了,没什么特殊原因,就是为了策应曹操。
结果刘表为了平张羡之乱,出动了十万兵马,一直打了三四年,愣是完美的将官渡之战给错过去了。
甚至刘表此前所扶持的赵韪也在益州造反了,而且成功将刘璋包围在了成都,差一点就提前嘎了,如果不是张羡的造反,刘表还真的极有可能在官渡之战的这几年里收复南阳,雄踞益州,甚至是借孙策刚死的良机拿下江东也不是不可能,那三国就变成南北朝了。
至于说长沙的特殊性,这自然也是有的,荆州的江南四郡突出的就是一个山多,这个时代,除了长沙的洞庭湖平原得到了相对较好的开发,勉强称得上沃野千里之外,其他地区全是荒蛮之地。
况且在汉代,只有居住在平原地带的百姓才叫民,山地里生活的统称都叫蛮夷,益州是如此,荆州自然也是如此,所以几十年来所谓的争夺荆南四郡,其实争的全都是洞庭湖平原而已,以外的地方随便派个太守,问问当地的那些蛮夷服不服,服了,这荆南四郡就算是收复了。
而所谓的武陵蛮,指的也不止是武陵地区的蛮夷,事实上只有南方人自己会区分谁是武陵蛮谁是桂阳蛮,长沙蛮,大部分时候那些所有的蛮夷都叫武陵蛮,这些武陵蛮自然也不是真的就是一家,更别说有个什么统一政权了,散的比白马氐都还散,外人也根本分不清这些蛮夷中到底哪些是外族的真蛮夷,哪些实际上是逃入深山的汉人。
没想到他们居然还搞出来一个蛮王?
沙摩柯?
那不是历史上刘备扶持出来的么?
这些蛮夷的诉求其实也非常简单,就是想接受大汉朝廷的统治,想向他称臣么,毕竟武陵蛮和益州的巴蛮好像也没什么本质的区别,而秦宜禄向来都是善待这些蛮夷,甚至让利给这些蛮夷的。
他们武陵蛮,也想养山羊啊!
所以……这荆州,似乎还真啃得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