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好人,他在军需最为紧张,战事最为激烈的时候,仍然愿意用并不算多的军粮来进行赈灾安抚流民。
虽然不远处他的部队就在烧杀抢掠,恶事做尽,但这其实是因为他根本管不住他的部下而已。
客观来说历史上的袁绍也好袁术也好,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只要能统合了自身内部的力量,那恐怕至少单挑三个曹操都是没什么问题的。
其实历史上的孙吴也有着类似的问题,说真的孙策也好孙权也好未必就比袁术更强,只不过是在刘备和曹操崛起的过程中,尤其是曹操在势力扩大的过程中其内耗也开始日益加剧,到最后曹魏集团都快把自己变成袁绍的模样了,内部势力乱得一塌糊涂,如此,才有的所谓三足鼎立罢了。
然而认识到了问题,不代表就能够解决问题,说到底他们这些人发展的实在是都有一点太快了,所谓的上层路线就是如此,东汉的实际社会情况也是如此,只要是没有不惜推倒了重来的勇气,就只能沿着这条巨大的社会惯性一路走下去,再怎么惊才绝艳的人也不可能真的超脱社会的局限性。
“大人,要想与秦宜禄,董卓之流争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立军法,赏功罚过,小婿以为,此战这败最大的过错便是许褚,他本人败了也就罢了,居然还将本部兵马全部撤走,此人不杀,不足以明正典刑!”
这就纯是在推锅了,然而这个锅推得其实也是非常有道理的,说白了就是杀鸡儆猴。
说到底许褚搞的着一些小动作,并不是说真的就特别高明,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甚至也正是因为许褚带头,其余的各部由豪强组成的兵马才会有样学样,遇到事情纷纷想着如何自保,否则应该就算是败,也不会败得这么惨才是。
如果说杀鸡儆猴的话,许褚也确实是非常合适的一只鸡,首先他名气很大,实力则是不小不大,而这个名气却并不是世家的名气,至少不是诗书传家,累世两千石。
剑术宗师的这个身份,其实在这个时代而言虽不能说是下九流,至少也是个粗鄙武夫
最主要的是,他其实是沛国豪强,而袁术目前的根基是颍川人和汝南人,这位沛国豪强实际上与袁术手下的其他人并没有什么牵扯。
也就是说杀了许褚既不会有太大的反弹,也还真能起到一点震慑效果。
“可是……杀许褚么?他毕竟是第一个追随于我的沛国豪强啊,况且……哎~,此事,还是从长计议吧。”
“主公?”
“容我想想,容我想想。”
“喏。”
袁术他纠结犹豫的理由也很简单,毕竟许褚明面上其实并没有真的犯什么太大的错,就是跟人家单挑,然后没打过跑了么,如果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杀人,震慑的效果是有了,但会不会显得他刻薄寡恩呢?
说白了,还是一个对手下势力要不要统合,捏合的一个问题。
对下面硬,说白了就是做汉武帝,甚至是秦始皇,秦宜禄所选择的明显就是这样一条道路,追求的是对手下势力的绝对掌控,如臂使指,所以他才会在眼下这么个节骨眼上跑到长安去亲自抓上计的工作。
这玩意其实有点法家思想的影子。
对下面软,追求的则是快速的跑马圈地,说白了就是奔着刘秀的那个路子去的,追求的是儒家思想中的仁,尤其是古文经学本就强调先家而后国,国家的存在本就应该为家族所服务。
袁家的根基就是儒学,尤其还是儒学中最为神神道道深刻难懂的《易》,他们的名声来源于此,甚至他们的全部也都是来源于此,就因为他们对下面比较宽松,所以下面的人才会更愿意团结在他们的周围,共同联合起来对抗那个要把所有人的乌堡给拆了,将世家大族连根拔起的秦宜禄。
这叫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如果袁术严苛的对待下面,甚至是仅仅因为一些小事就杀死许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