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郑春娥买了一辆电车。
比摩托好用,毕竟摩托还是有点费油。
小电车来回载着爱宝,自己上下班,都非常方便。
姥爷也下了床,他现在吃嘛嘛香,身体也没了大问题。
郑梅五月份选好了地址,不在一中街,那边确实太贵了,就在一中街向西的十字路口左边第二家。
那边人流量也是很大的。
她找了几次林修,林修就是不跟她离婚,郑梅身心俱疲,还是准备先把奶店开了。
因为她不在河西,河西的奶店林修自己也开不下去,直接就关门了。
林修就去自己找活干,反正他有住的地方,吃喝只供着自己,也不用太多,但是这可把郑梅给恶心坏了。
就算是这样都不离婚!
这是非要占着她做什么呢?
小田去了一完小上学,随着时间过去,也开朗了许多。
下半年,于爱宝就要上一年级了。
她去的是郑春娥在的二完小,上学的地方就在她上学前班的位置对面,出来了校门就可以看到原来的学前班。
2006年,砖厂也更新换代了许多东西,比如拉车的车,换成了电车,让拉砖的人更轻松了。
也加快了工作的效率。
这些购出,郑广武拿出来,虽然肉疼,但想到人力拉车到底是不行,就咬咬牙全换了。
随着砖厂利润的提升,税收也渐渐高了起来。
但只要乡镇那边要,要多少郑广武就交多少,风雨无阻,该交就交。
乡镇说开会就开会,他也有些话语权的,毕竟是交税大户。
王家老爷子现在虽然身体没大事,但是医生嘱咐了不能做重活,就没去砖厂了,做饭的换成了另外的工人。
也是知根知底的,不会说做饭的时候耍心眼子。
“广武,你们砖厂今年的利润不错啊。”
开会出去的时候,镇上其他企业的老板笑着和郑广武说话。
郑广武是远近闻名的好人。
看着利润不错,但大部分都要拿出去,实际上能留着的真的没多少。
“还行吧。”
郑广武不会吹嘘什么,他自己也知道,其实账目看着好看,刨出去其他的,是真的没啥钱。
“听说你在大世界买了个铺子?”
郑广武一愣,“啊,是啊。”
“现在大世界二期盖好了,一间商铺六万块,我还纠结要不要买呢。”
“六万了?”
郑广武一愣,他当时买的时候是多少钱来着?
四万一还是四万二?
当时04年秋天买的,现在涨了点,也不多。
不过有租子,还没回本罢了。
“想买可以买一个,但是我家里也没在那边做生意的,买了就租出去了。”
郑广武客观的给他分析了下。
旁边的老板却有货可以去卖,“那我还是买个吧,你家这个砖是卖不了,那单纯租出去,得多久才能回本啊?”
郑广武摇摇头,“不好说呢。”
其实如果要回本,他现在卖出去就行,但他不免有了些长远的考虑,万一,以后更高呢?
现在也不是急着用钱的,还是再看看吧。
2006年过的不算多波折,除了县城忽然成了电车的天下,手机更多了,类型多了,价格也没低多少,但大多数人也只是用来打电话,没啥别的。
一晃,又是一年。
2007年,八月十五,王家老爷子端着饺子出门,心脏病突发,倒在了地上。
被发现的时候已经不行了,送去医院的路上人没了。
王玲听到消息如同天地崩塌一般赶过去,老爷子已经躺在了灵堂里。
这个时候郑春娥他们还在江庄吃着饭,电话打过来的时候爱宝正和三大爷家的闺女抢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