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娥一手揉了弟弟的脑袋,头发软的很,“九儿。”
庆军被揉的恍惚,乖乖点头,“嗷.......”
晚上去了麦场,王玲已经在那边等他们了,麦子到了地面上,每家每户都是有自己的位置的。
王玲带着郑春娥把麦子铺平,边缘还要用木棍或者枝条隔上,以防和别家混了。
“吃饭吃饭了!”
郑广武把晚饭送过来,赶紧让王玲和春娥娘俩休息,帮了点小忙的庆军也过去吃饭了。
郑广武则自己继续铺开麦子。
“娘,等麦子都收完了,咱们砖厂就要开始盖了呀。”
王玲咬了口馒头,又是一口菜夹下去,忙了一天,也是饿了。
“嗯,到时候你几个舅舅,姥姥姥爷他们都来,咱们家一块弄。”
郑春娥眼前一亮,“姥姥姥爷也来呢!”
庆军也听的耳朵竖起来,家里两个娃都喜欢舅舅们和姥姥姥爷,他们都可好了。
就是两个村子之间还是有些远,除非家里需要帮忙,不过年过节的,他们都不来。
也是知道姐姐在郑家不容易,不想着他们这些穷亲戚来了被人说道。
“嗯,都来呢。”
春娥高兴的多吃了两口菜,端着碗喝了口玉米面煮的糊涂,香喷喷的,“到时候我下学了,也过来帮忙。”
王玲倒是摇头,“你还不如在家做饭。”
春娥的热情被打击了一下,“行吧,做饭也是一件大事,我可以!”
庆军的大眼睛看着姐姐,对的,他姐姐可能干了!
家里的什么事情,郑春娥都能干,早些时候王玲忙油坊,郑广武跑生意,家里的事情都是郑春娥来干,弟弟也是她带大的。
后来庆军上学了,压力才小了些,只是家中喂牛喂鸡鸭,打扫卫生,洗衣服她也洗的又快有干净。
说起来这个,春娥还觉得自己是遗传了爹娘的勤劳能干,就是小时候嘴馋了些。
咳咳,现在也嘴馋......
“明天你爹和我去你爷爷那边割麦子,你俩就在这边守着,记得把作业写了。”
郑春娥点点头,“得嘞。”
郑庆军小脸一垮,但还是得谨遵母命。
第二天王玲和郑广武早早把孩子拉起来,先吃过饭,一家人去麦场看了看,约定下午就能给他家压了麦子。
把俩孩子丢这里,郑广武骑着摩托带着王玲就走了。
郑春娥本来还坐在小板凳上,才老实了一会儿,就拉起弟弟上了粮屯,“嘿,这个位置才舒服嘛。”
看着姐姐趴在旁边写作业,郑庆军回过头,还好旁边就是草墩子能踩,要不然他真的害怕。
午饭是三叔叔家送来的。
他们家的麦子就在附近,三婶婶没去农场,毕竟她俩孩子还太小了。
“春娥,庆军,下来吃饭了。”
春娥睡的正香,听到这句赶紧起来,一个抬手抹嘴,“来了!”
郑庆军不敢下来,等郑春娥跳下去了才知道,就踩着草墩子直接给弟弟搂下来了。
“三婶婶。”
郑家老三叫郑广文,家里老老实实的农民,媳妇也是农民,都很老实。
“哎,快吃吧,吃完我过来收。”
三婶婶很喜欢郑庆军,走的时候还摸了摸他脑袋。
也就是郑庆军长得太可爱了,就是太内向,小脸白嫩嫩的,眼睛又大又清澈。
郑广武家就没有小眼睛,眼睛都大。
尤其郑春娥的,一双杏眼漂亮的很,又大又圆。
下午拖拉机来了,郑春娥抱住有点害怕的弟弟,站在远处看着拖拉机无情碾碎麦壳,却又开始研究。
“你说这拖拉机好开吗?”
郑庆军闻言抬头看着姐姐,“姐姐,你不能开拖拉机!”
随后又补充一句,“摩托车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