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第一扇门的进门流程,换成各种手持式检测仪,空气中的氧含量稍高,也没检出有毒气体,至于是否有灵气,得他亲自上阵。
伸手抓了一把沙子,发现比海滩上的沙子更细腻,堪比富强粉的细腻程度了,但是干燥的没有一丝粘度,稍一握紧就从指缝里溜走了。
于是何三轻车熟路的重复了一遍进门流程,跨进了漫漫黄沙的第二道门。
这里同样有灵气,还和岛上感觉不太一样,有了对比之后,才发现岛上的灵气给人感觉是一种清灵之气,飘逸通透。
而这里的灵气则显得多少有些暗沉晦涩,总体而言,这里貌似不是什么绝地险境,可以比较轻松的进行探索。
有了在无GPS环境下飞无人机的经验,在视距内飞行,也能查探很大一片地域的地貌,对规划行车路线好处太大了。
然后,何三就时不时从紧固在岛上的大树上的那台电绞盘上,把钢丝绳放出来,扯进沙漠里去救车。
才三天他就把别人穿越沙漠经验中的坑,是踩了一个又一个,陷车、托底成了家常便饭,今天更是猛打了一把盘子,就生把轮胎别得脱出轮毂。
当初为拉木头买的电绞盘,终于还是回归本职了,紧固在车库外的大树上意外的好用。
回到城里才知道,安装防脱轮毂在这个州居然是违法行为,还有什么贴膜颜色,灯光亮度,尾灯颜色等等一系列规定。
而不是那些自媒体夸上天的,什么几十年老爷车不会强制报废,车辆任意个性化改装之类,猛夸这里多么自由开放包容。
其实这里一样有严格执行的各种标准、法规,就比如以前很流行的那种跑车跳灯,就是为了规避限制而特意设计的,而非是为了什么标新立异的造型之类。
你看那条限制取消之后,还有哪家厂商愿意采用那种结构复杂,还会提高风阻的怪异造型?
何三又跑到隔壁州换了四条防脱轮圈,回去继续探索沙漠。
第二道门后的沙漠,手机没信号,GPS同样搜不到信号,收音机仍是一片白噪音,显然还是一个异世界。
山脉远在西边数百公里外,在无人机的升限上看去四面全是漫漫黄沙,电池容量又小,续航,自持力都太差,只能观察到周围三五公里的地貌。
何三又买了几块无人机电池轮流使用,暂时来说,得益于这里毫无干扰,干净如白纸一样的电磁环境,无论观察距离还是用换电池方式延长续航,目前都够用了。
沙漠行车其实和卖油翁一样,唯手熟尔,多走多踩坑,坑踩得差不多了也就成老手了。
在四驱系统已经很成熟的情况下,提升越野效率的其他手段,无非是提升离地间隙,缩短轴距之类,或者是粗暴的加马力,玩大力出奇迹,力大砖飞这一套。
他不敢把这辆车开出去二次改装,自己能动手的地方也不多,把副驾和后排座椅,还有尾货厢全拆了,减重和加马力效果也差不多,至于头重尾轻都是小问题。
对绞盘的依赖越来越少之后,何三把狗子骗上车陪自己一起去孤寂的沙漠上游荡。
拆得空荡荡的驾驶室里,狗子们很欢快的前后蹦跶,窗外一望无际的沙漠也让它们感到新奇。
到了将近中午,车上的空调渐渐不给力的时候,何三打开车门招呼狗子下车来耍。
小狗子感觉到车外的热浪顿了一下,二狗子不负众望一个纵跃就跳了出去,四爪一落地,马上“嗷呜”一声,满地乱窜,转了两圈才找回车门蹦了回去。
小狗子悄咪咪的缩到后排,二狗子对着门口哈哈大笑的无良主人,“嗷~嗷~嗷~”的一通乱骂。
在这个沙漠,午时的地表温度高达6~70度,热浪把地表的空气扭曲成水波样的纹路,车上的空调功率明显不怎么够用。
如果徒步的话,也就上午十点前和日落以后,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