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午时,宫外传来消息,一切准备妥帖。
安安换了装束,简单收拾一番,抱过着玥儿亲了又亲,然后郑重的把她交给杨氏。
杨氏同样一脸凝重,接过玥儿紧紧抱在怀里。
玥儿这才发觉不对,撇着嘴委屈巴巴的看着安安,片刻后还是忍不住哇哇大哭起来。
安安满眼含泪,走上前去抱过她,轻声哄着,“玥儿乖,玥儿不哭,姐姐过几天就回来了。”
玥儿抱着她的脖子抽抽噎噎,不松手。
“玥儿记得照顾好雪球,姐姐回来要看它和玥儿谁更可爱,好不好?”
“好。”
安安把玥儿递给杨氏,狠心扭头离去,身后玥儿的呜咽声再次传来,这次安安没有回头,反而加快步伐离开。
环儿跟在她身边,语带哽咽,“公主,你在外万事小心。”
安安点点头,“你们也是,万事小心,照顾好玥儿,自己也要机灵点,等我回来。”
环儿擦了擦眼泪,点头称是。
她这次出去把奶娘胡嬷嬷,还有两个看着不太安分的宫女,一并带了出去,希望这样她们能好过一点。
走到宫门口,静心已经在此等候。此前,她想完成慧空师太未竟的心愿,去外面行走化缘,但她从未外出行走过,安安不放心,便把她留了下来。
此次出门带着她一起,既能护着她,也能让她了结心愿。
除此之外,远山近海还有左致的禁卫军,和郑秘派遣的军队,一路护着赈灾粮和她的安危。
城门外,郑秘已经等在这里,安安想了想,走下马车和他来到一旁。
“我刚接手郑家军没多久,不能离开,所以无法亲自护送你到邾郡,对不起。”
“没事,我都了解。”安安淡淡笑着。
“在外要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我派去的那些人都是郑家军里的高手,你一定可以平安回来的。”
“谢谢。”
郑秘看着她恬静的模样,想到这么久不能见面,不禁有点伤感。鼓足勇气,伸出手想要握住安安的柔荑,可惜安安此时刚好放下了手,转身看向走上前来的刘丞相等人。
“紧赶慢赶,总算是赶到了,公主,一路平安。”
安安欠了欠身,“多谢丞相。”
左致和钟敖也躬手道:“公主一路平安。”
“多谢!”安安弯了弯唇角,“这宫中之事就多劳各位费心了。”
“这都是臣等的本分,公主不必多虑。”
刘清上前拿出了一封信,递给安安,“这是老臣在邾郡的几位学生,希望可以帮助公主一二。”
安安双手接过,郑重的拜谢了刘清等人,然后转身上车,向着邾郡而去。
邾郡大水泛滥,沉灶产蛙,百姓遭受极大的洪灾。安安到后,第一件事便是沿着受灾地界一路开设粥铺,解决灾民的口粮问题。第二件事亲自乘船巡视灾情,安抚民心。第三件事免征钱粮、改折兑粮,支持地方官府发仓赈灾,发动当地富户施粥散米,积极救灾。第四件事动员灾民在洪水过后抓紧排水、及时补种,尽最大可能减灾自救。
最后便是修建水利,洪水过后,圩堤多有溃决,抓紧时间修复水利,以免洪水再次来袭,造成更大的损失。
其中刘丞相的书信帮了安安很大的忙,至少没有人故意使坏扯后腿。
而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灾民们也很快得到安抚,进入有条不紊的补救之中。
至此不管是地方官员还是灾民百姓都对安安赞不绝口,这一系列消息传回王宫,有人欢喜有人恼怒。
出宫以来,安安一直都特别谨慎,眼看回都城的日子越来越近,她的心里也越来越不踏实。
这日,安安前去河边视察圩堤的修复进展,临出门前,胡嬷嬷说她早饭吃的少,给她端来了一碗粥。
安安本不想喝,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