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你知道为什么吗?”
根本没等余正回答,张叔就自顾自地说道:
“因为这景国的开国大皇帝,练得就是新拳,所以这十余年来,新拳越发受重视,而与之相反的旧拳,也就愈发的没落。”
“那张叔你说,这两种拳谁更强?”
余正若有所得,但还是问出了这样的问题,他学拳,就要学最强的。
“谈不上优劣,新拳基础低,教学易,人人皆可学;旧拳基础高,可拳法也更随心。拳无优劣,人各有选择罢了。”
这天余正和张叔聊了很久,从新拳到旧拳,知道了许多武夫修行知识。
他知道了,使气外放,则是武道三境气驭境。在其上,则是以气御物的仙人境,气足意出的五境,称为神意境……
他也知道了,天底下有一等一的风流剑仙,有百花齐放的各家修士,也有拳撼日月、刀劈山河的武夫。
正是这些,构成了说书先生嘴里的江湖,张叔嘴里的旧事。
也正是这些,余正的一个幻想也破灭了,他不是一日入三境的武道天才,也不会不是那一拳出、山河怒的九境宗师。
少年的热血江湖梦,来得快,去的也快,可绝不会就此放下。
……
小河边,余正最爱来的地方,每每练完拳,余正总要来这走一走。
寻个惬意的地方坐下,脑子里想着心念的人儿,听水流看云起落,听夏日蝉鸣,感晚风温暖。
最后,如火的夕阳,会让闭上眼的余正,心里画出一幅绚烂的晚霞图。
但老天,似乎不想余正过得这么惬意。
“你是叫余正吗?”
一个年轻的声音传来,余正站起身,瞧了瞧,不是镇上的人。
“嗯,我是。请问你是?”
余正应了声,仔细打量着来人,是个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少年。
听到余正的回答,那个少年似乎很开心,开口道:
“你好,我也叫余正。找到你可真不容易呢!”
话刚说完,便是一拳而至,余正仓皇躲开,但挥手也是还了一拳,被对方挡下。
两人试探不成,拉开后站定,余正开口道:
“我们有仇吗?”
“因为这天底下,只能有一个叫余正的。”
“什么意思?”
那个少年身上忽然弥漫上一股气,眼中也凝练出了杀气,转而开口道:
“死人没必要知道那么多。”
气的外放,正是武夫三境的象征。
而余正,只是一个初入二境的小家伙。
最要命的是,那少年透露出来的杀气。
这让在小镇里安安稳稳长大的余正很是不安,但随之而来的是冷静。
从小虽没见过风雨,但多年的习武,骨子里有着武夫的坚挺,绝不至于畏畏缩缩。
张叔说,一拳打不赢,那就两拳,直到他吐血。
张叔还说,如果可以,先跑最好。
余正掉头就走,完全没有与之一战的想法。
二境大打三境,余正知道,自己不是这种武道天才。
张叔这两日在家,只要跑回去便算是得救了。
哪怕余正扭头就跑占了先机,但三境体力还是要好过二境,余正被不知名少年逐渐追近了。
眼看逃跑不成,余正咬咬牙,心一横,打算殊死一搏。
努力调动体内的气,二三境差距不大,总归是能拖一会就拖一会,说不定就拖到张叔注意到这边的动静了。
拳脚间,两人久战,余正渐渐落入下风。
突然,一人从天上落了下来,停在了对面少年的身旁。
余正见此,心一沉,只能寄希望张叔注意到这边的异常了。
那少年看清落下人的面孔,问道:
“师父,您怎么出来了?”
那男人没有理会少年,而是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