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不这么看。”
陈劲松不愿意和他争执,说道:“你说得对,他不过是照猫画虎罢了。现在最困难的是寻找突破口……”
“那还用说?重庆是陪都,有了突破口,抓捕的事谁都能做……如果老周在,也许他有办法,上次破获谍报网就是他指挥完成的,重庆算是消停了几个月,谁知日本人不惜血本重建了谍报网。可惜啊,周局长的身体太差经不起长途奔波。”
二人都是一筹莫展。这时,刘林端上来饭菜,陈劲松说道:“刘林,这位你认识吧?上海分局的副局长张弛。老张,刘林,刘泽之的堂弟,临时行动组的一员。刘林,别走了,一起吃。”
对这位亲身犯险,营救兄长的长官,刘林很仰慕,毕恭毕敬的为张弛盛饭,又回办公室拿来了两听罐头加菜:“这是我四哥从黑市上买的,一定让我带来,张副局长,你将就着吃点。”
张弛说道:“明天上午国防部有个会议,然后我就离开重庆,今天晚上在这里还有个饭局,阿林,见到你哥哥替我说一声,我就不去辞行了。”
“好,您忙您的,其实应该是我四哥主动来看您,反正他一天到晚闲着。”
陈劲松不满的看了刘林一眼,刘林只得闭嘴。陈劲松问道:“刘林,你昨天见到你四哥了吗?他说了些什么?”
“见到了,他没说什么,我没告诉他我参加了你负责的临时小组,”
陈劲松无奈的摇头道:“你没告诉他?你啊,说你什么好。”
刘林没回过神来,奇道:“告诉他有什么用?您二位都没有办法,
他还能比你们都强?”
张弛笑了笑,替刘林说话:“劲松,你也别责怪刘林了,他眼中的那个‘四哥’,和我们眼中的刘泽之是两个不同的人。他说的也不错,泽之知道了,也未必能有什么主意,而且以泽之目前的状态,也不会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陈劲松说道:“我手里只有几张古华的照片,和他虽同在山崎次郎门下,却素未谋面,整个重庆,和他打过交道的只有刘泽之:他们从上海一路同行到了宜昌,又从宜昌来了重庆。”
张弛想了想说道:“我有个建议:既然找不到突破口,应该和刘泽之谈谈,你派车请刘泽之过来一趟——就说是毛先生的命令,他总不至于抗命吧?你放心,不必‘假传圣旨’,我这就打电话向毛先生请示,毛先生不会回绝的。”
陈劲松点头答应,命司机去接刘泽之。
下午六点,刘泽之奉命赶来,陈劲松起身相迎:“泽之,给你添麻烦了,老张,一起聊聊,刘林,你去通知乔文荣等人:晚饭推迟到七点。泽之,坐啊。”
张弛答道:“没问题,刘林,安排好了后你也过来听听。”
陈劲松说道:“我先向你介绍一下情况……”
刘泽之打起精神听着,时不时插话问几个问题。刘林端着一壶新沏的茶走进房间,给几位长官换上热茶。
陈劲松最后说道:“戴老板给的期限太短,我觉得还是应该从缉捕古华着手,破获日本人的谍报网。”
刘泽之一边翻看着陈劲松交给他的资料一边答道:“你说的不错,半年多了,怎么就这么点资料?这等于没有线索吗。古华,人很温和,话也不多,语音听起来像是平津一带的,夹杂着点东北口音,不好判断籍贯……”
刘林想插话,陈劲松摆手制止。
刘泽之又道:“再低调小心
,除了那些被临时收买的最基层的行动人员,谍报网的其他主要成员也会和他联系,他应该有一个落脚点……”
陈劲松和张弛静静地听着,刘林却很不以为然,心道:这还用你说?谁不知道?
刘泽之似在自言自语:“这个落脚点应该满足几个条件:经常有各种身份的人来而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军警机关不会很关注,古华个人,会有很正常的职业,而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