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开始动起来更是了不得,路不平坦,车晃得她想吐,何晴觉得这一路下来她估计半条命都没了。
一看小丫倒是适应良好,窝在她怀里,眨巴着眼睛四处看,跟好奇宝宝似的,嘴里还咿咿呀呀的不知道在说些什么,看的何晴心都软软的,谁不想要一个乖乖巧巧的闺女呢。这几天小丫吃的好,小孩子又一天一个样儿,现在白净了不少,也不像以前那么瘦了。
何晴观察了一下她旁边坐着的一位阿姨,耳朵上带着金耳环,头发整整齐齐的梳在脑后,衣服上没有一个补丁,就猜测她应该就是临水市的人。
于是便搭讪到:“阿姨,你是去城里办事还是回家啊?”
旁边的阿姨也挺热情“我回城去,前段时间回了趟老家办点事儿,事办完了就准备回去了,家里的孙子还离不了我。”阿姨乐呵呵地说道。
“您都有孙子了啊?我看您这么年轻以为您才三十呢!”
哪个女人不喜欢别人夸她年轻呢,阿姨顿时就心花怒放了,“哪儿啊,我四十多奔五了。”
阿姨又问何晴“姑娘,你去城里干啥啊?”
何晴就道:“我去城里探亲,但是对城里也不熟,您晓得城里有哪家比较好的旅馆吗?”
“旅馆啊,你去那个锦江路北街有个叫宁风旅馆的,那家好。价格不算太贵,环境还好,走十分钟就是锦江公园。”
何晴默默把地址记下来,又小声问道:“阿姨,您知道现在金价什么行情吗?家里快揭不开锅了,我这次去城里探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我家里有个祖传的金戒指,也不太大,想着城里金价高,就想多换些钱。”
“这你可是问对人了,城里有好几家当铺,有的老板就很黑心,知道你不懂行情就可劲儿压价。一般就是九万一克,要是你的戒指成色不好可能就是八万一克。”
何晴心里盘算着,九万一克,也就是九块钱一克,比她想的好很多,她以为顶多就三四块钱。那两个金戒指就是人家随手赏的,成色也确实不太行,但她还有金条,卖一根金条估计就够她买房了。
后面阿姨又给她介绍了几个靠谱的当铺。
两人一路上聊聊天,何晴对临水市也有了个基本的了解。
临水市的经济在晋省也是数一数二的。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厂和钢铁厂是市里的支柱性产业,都是万人大厂。除此之外,还有食品厂,纺织厂,家具厂。
一直到了下车,阿姨还意犹未尽,跟何晴依依不舍了好一阵子。
下了车,车站外面有不少黄包车。何晴跟师傅打听了一下市里的旅馆,师傅也说了宁风旅馆,看来这旅馆去的人确实多,何晴放心了。她跟女儿两个人一共要了二百块钱。
刚一到旅馆,何晴还惊了一下子。前台坐着一个女人,应该是这家店的老板娘。她年纪大约25、6,穿着一身裁剪合宜的蓝色旗袍,一手拿着笔,一手翻着手里的本子。从她这个角度能看到她长长的睫毛。真是好一朵人家富贵花啊。
这一路下来,她在城里看到了不少穿着时髦的女郎,有穿布拉吉的,有穿旗袍的。但这女子绝对是最让她感到惊艳的。建国初期,民众的衣着还是承接着民国的风格,像旗袍这些都是日常可以穿的衣服。到了六七十年代,才开始追求艰苦朴素的风格,衣服的颜色也趋向于蓝,黑,灰。
登记之后,拿了房间钥匙,何晴就去了自己的房间,她的房间在一楼。
到了房里她就和小丫躺倒在床上,真是太累了,拿出表看一下现在都下午两点了,这一天真是要累死了。
何晴歇了好一会儿,才起身从暖壶里倒了些水,给自己和小丫洗了脸。
令她惊喜的是这房间里有镜子,她拿起镜子照了照,这是她这么多天第一次看清自己的长相。
镜子里的女人虽然很瘦,脸色也不大好看,但是可以看出五官底子是好的。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