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
莫愁落了泪:“祥安,你是苏家人人都把你当宝贝。苏家不好么,让你还想着程家?”
祥安握住姑姑的手,微笑安慰:“姑姑,我可从来没说过,更没想过认祖归宗。我只是想回去看看,看看娘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苏轼开口道:“祥安是个懂事的孩子。我想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应该怎么去做。”
文姬问道:“祥安,你可要舅母为你准备些什么?”
祥安摇头:“什么都不需要准备。我只是回去看一眼就回来。”
文姬叹道:“好孩子,一会儿吃完饭你就去。记得,早去早回。”
祥安冲着桌上的长辈恭敬作揖:“祥安谢过舅舅、舅母,还有姑姑。”
饭毕,祥安就一直跟着苏辙。
苏辙猜到他是有话想说,于是把他带到了书房:“祥安,你是不是有话要单独对我说?”
祥安道:“是的。舅父,我想借曾祖的‘同尘’宝剑一用。”
苏辙听了,心骤然一紧:“你去程家带着剑作甚?”
“舅父当年也想用同尘剑宰了那个混蛋罢?不过舅父放心,我不会做损人不利己的傻事。我会遵从舅父的安排,进京赶考,然后娶名门闺秀。我想这也是娘亲的心愿。”
苏辙抬手想摸摸祥安的脑袋,却赫然发现祥安已经长得老高,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小娃娃。
想当初他把祥安抢回苏家的时候,祥安还在襁褓之中。
一眨眼就过去了十八年,而至爱的姐姐也离开了十八年。
苏辙按下心酸,拍了拍祥安的肩膀:“好孩子,舅父知道你为人稳重,不会做出傻事。”
祥安道:“我是舅父教养出来的,我要是不懂事岂不是辜负了舅父的心血?”
苏辙微笑点头,从书房的墙下取下同尘剑扔向祥安。
祥安伸手稳稳接住。
苏辙道:“祥安,你可知你曾祖为何给这把宝剑取名‘同尘’?”
祥安道:“《道德经》上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其意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曾祖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他的剑就和他的人一样,温和善良。”
苏辙道:“没错!但那只是在和平的环境之下。若有人欺辱家人,男儿就该拔刀出鞘!”
祥安拿着剑拱手道:“孩儿受教了!”
苏辙道:“祥安,去罢!我想你知道该怎么做。”
“舅父放心,孩儿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