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2章 家人团圆(1 / 2)

章惇哈哈笑道:“子瞻兄,胆小就胆小嘛,你却还能搬出这么多大道理,不愧是欧阳文公最得意的门生!”

和苏轼的谨慎不同,章惇却胆识过人。

只见他从容过了桥,在崖壁上写道:章惇、苏轼来游。

待章惇返回,苏轼感慨道:“子厚他日必能杀人。”

章惇不解:“为何?”

“连自己的性命都可抛却之人,他日必有杀人的胆量!”

章惇仰天大笑,只当好友一句戏言,并未放在心上,谁知多年后竟一语成谶。

从仙游潭回到下榻之处,苏轼发现妻子王弗咳嗽得厉害。

苏轼很是歉疚:“夫人,路途颠簸,我还出去游玩,竟忽略了你,真是罪该万死。”

王弗知道丈夫是爱玩的性子,多年来也早就习惯。

“二郎,你呀天生是只鸟儿,若是把你关在家里就会毫无生气,还不若放你出去,玩累了就回来,大家都高兴。”

苏轼捧着王弗的手道:“知我者,夫人也!”

当夜,苏轼小心翼翼照顾妻子。

第二天,他就自己做了一根钓竿。

行到有水的地方,就歇下来钓鱼。

若说钓鱼捉虾那可是苏轼的强项,从小他就跟着祖翁还有弟弟一起,在老家眉州的田野里撒欢。

钓了鱼,苏轼就亲自动手熬鱼汤端给妻子喝。

除此之外,他还会沿路买些肉和菜,吩咐下人按照他说的去做。

就连章惇也跟着混了不少美食吃。

惹得章惇调侃:“子瞻兄,我看你上辈子可能是御厨!”

面对章惇戏谑,苏轼也不在意,总之他喜欢吃,也喜欢研究美食。

当家人吃他的菜感到幸福和满足时,他也会跟着高兴。

就这样两家人走走停停,终于在两月之后回到了京城。

城门口,早就接到苏轼家书的苏家人全都齐聚。

莫愁挽着苏洵的胳膊道:“爹爹,二哥哥一家总算是回来了!”

苏洵也是满脸喜悦,三年前苏轼外出做官,两年前苏辙出门办大事,两个儿子都离开了他身边。

人在年轻时还不觉得什么,随着年纪越大对孩子的依赖也越来越大,思念也越来越浓。

每每思念儿子时,苏洵就会陷入自责当中。

当年他年轻气盛,经常抛下妻儿游览于名山大川之间,一走就是一两年。

那个时候的妻儿该是多么想念他,需要他啊!

知道父亲心急,文姬打发何七到前方看一看。

没多久,何七急急跑回来:“回来了!二公子回来了!”

随着何七的报喜,所有人都踮起了脚尖,伸长了脖子往城外的大道上看去。

不多时,几辆马车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随着马车越来越近,苏家人都忍不住上前几步迎接。

马车还没停下,苏轼就已经从车帘里伸出脑袋,向着亲人招手。

及至马车停下,苏轼直接从车上跳了下来,猛地跪倒在苏洵面前,哽咽道:“爹,孩儿回来了!”

苏洵含泪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起来!”

后边,机灵的何七已经站在马车前,把王弗和任妈妈扶了下来。

一群女眷迅速围拢在一起。

任妈妈见了莫愁道:“小娘子,几年不见,你出落得越发水灵了!”

莫愁笑道:“谢天谢地,妈妈你的身体还很硬朗。我已经吩咐厨娘备下好东西,给大家解解馋。”

任妈妈道:“是咧,凤翔那地方哪里比得上京城!还是莫愁想得周到!”

文姬拉着王弗的手关切道:“嫂嫂,你怎么脸色不大好?”

任妈妈回答:“凤翔苦寒,二夫人身子骨本来就弱。回来的路途又颠簸,所以就染了病。”

王弗道:“多亏有任妈妈照应,不过我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