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1章 烟火大会(1 / 2)

原来,平静的金水河里飘满了各式各样的河灯,并且从上游源源不断飘下绵延不绝。

水中的灯光应和着夜幕中的繁星,构成了一幅瑰丽的画卷。

不论是桥上,河畔两边,甚至是两旁的房屋窗户都站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精美和河灯还没看够,散落在汴京城中的墨门弟子又点燃了孔明灯。

这些孔明灯都是彩纸制作而成,上面有的是花鸟图、有的是人物图不一而足。

霎时间,苍穹里,夜空中,河面上的点点光亮交相辉映,相互成趣。

百姓们的赞叹声不绝于耳。

有人道:“是不是哪个大户人家有喜事,所以咱们才跟着饱眼福?”

另一人接话道:“你们瞧瞧这河灯和孔明灯数得清么?恐怕就是石崇在世也没那么多银钱可花。”

“我听说今日是皇后娘娘生辰,莫不是官家替娘娘祝寿,所以才有了这数不清的河灯和孔明灯?”

话音刚落,就有人反驳:“官家和娘娘最是节俭,我听说从前最受宠的张贵妃因为奢靡被责罚,从此后宫中人再无人敢挥霍。”

“可是除了官家,谁家还能使这么银子?那可是金山银山啊!”

百姓们讨论了半天也不得其解。

可好戏还在后头。

孔明灯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直到消失不见,但璀璨的烟花又接踵而至。

新年时,京城也会燃放烟花,可和眼前的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今夜的烟花在空中绽放得特别硕大,而且层层叠叠五彩缤纷,仿佛不是人间之物,倒像是九重天上才有的景色。

此刻,苏辙一手抱着女儿,一手搂住妻子的腰肢,柔声道:“文姬,这些礼物你可喜欢?”

文姬猜到是丈夫的安排,叹道:“太破费也太扎眼,恐惹人嫉妒,况官家和娘娘也在,万一暴露该如何是好?”

苏辙道:“娘子说的我自然都有考虑。你放一百个心在肚子里,就是包大哥来查也不会查出结果来。”

今夜的事全部是墨门弟子实施的,他们平日里是毫不起眼的乞丐,今夜特意乔装打扮。

趁着众人都被吸引的时候,他们又迅速躲藏脱掉伪装,恢复乞丐的装束。

谁也想不到这一切都是一群乞丐所为。

就算官府要查,谁又会去盘问一群吃都吃不到的乞丐?

文姬不解:“三郎,这烟火却好生奇特。蜀商会何时有这样的货品?”

苏辙回答:“这就得多谢存中了。”

想当初,苏草和刘波小时候就因为拆掉家中过年的礼花,被父母狠狠揍了一顿。

但对烟花的原理和材料却摸得门清。

烟花脱胎于爆竹,宋朝时已经有了基础。

沈括只不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

尽管与现代的焰火还有不少差距,但已经是难得的奇观。

烟花散去夜空恢复了宁静,可百姓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

不过一日之内,他们就大开眼界,见识了一生都不可能见识过的灿烂和盛大。

今夜足够他们回味一生。

哪怕过了很多年,他们还会向儿孙一遍又一遍诉说。

人群中,赵顼的目光从夜空落到了远处的苏辙身上,神情讳莫如深。

夜深了,众人也逛得累了,莫愁又请大家吃了奶茶和汉堡。

晏清素道:“苏家就靠着奶茶店和汉堡店挣了不少家财罢?”

赵顼补充道:“娘亲少说了一样,那就是棉花!”

苏辙道:“红尘中皆是过客,钱财到底是身外之物。用这些银钱,苏辙给哥哥送去修筑堤坝,赈济灾民,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官家倡导的宽仁和节俭一直都是苏家的家训,人人铭记于心。”

赵祯点头称赞:“我大宋有三苏,真是百姓之福。”

赵祯有心提拔三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