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6章 殿试(2 / 2)

正门宣德门进入。

带领的内侍说,这是官家对儒生的优待。

这是苏轼和苏辙第一次走进皇宫。

高高的院墙,大大的朱漆门,长长的廊道,宽阔的广场。

进士们不敢东张西望,都半低着头跟着内侍往里走。

一边走,一边有年长的供奉官讲着皇宫的规矩,带着宦官特有的尖细嗓音:“这里是皇宫内苑,不是你们家自家宅院。在里边不可大声喧哗,不可东张西望,没有问话就不要说话。

一会儿你们应试的地方叫紫宸殿,是百官觐见官家的地方。去了那里自然有小黄门带领你们去到各自的位置。你们都是进士出身,官家最看重的就是品学和才干,所以官家已经在里边等着你们。

见了官家切莫莽撞,也无需紧张。官家宽仁,最是体贴咱们下边的人,好好作揖就是。”

大宋不是清朝,前朝的官员和后宫的宦官都不是奴才,见了皇帝也不用下跪磕头。

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文人的地位在大宋是上下几千年来最高的时候。

苏轼和苏辙就在人群中,徐徐走向紫宸殿。

和其他进士一样,兄弟俩都十分仔细小心,生怕行差踏错。

不论是谁,走在这威严的殿宇内,都会不由自主产生一种畏惧和崇敬之感。

两边的高墙,显眼的朱漆门,房檐上的屋脊兽,甚至脚下的石板都因为皇权而变得具有威慑力。

皇宫很大,走了好久众人才来到紫宸殿门口。

进士们恭敬肃立在门外,等到宣召之后才排列整齐走了进去。

苏辙忍不住抬眼,偷偷看了一下高坐龙椅的皇帝。

只见官家眉眼温和,脸上带着微笑,没有帝王的严肃,反倒像邻家的爷爷一般亲切。

难怪官家以后的谥号是“仁宗”。

这时,内侍张远山唱喏道:“苏轼、苏辙何在?请上前一步觐见!”

蓦然受到单独的宣召,苏轼和苏辙十分惶恐,连忙走出队伍,站在最前边,躬身拱手道:“苏轼参见陛下!”

“苏辙参见陛下!”

赵祯很好奇能让欧阳修、韩琦等文学大家都推举的才子究竟是何模样。

只见苏轼身量矮一些,长得是眉清目秀,是个儒雅的翩翩公子。

再看苏辙,体格健壮,眼睛炯炯有神,颇有韩信和项羽之风范。

看着眼前两个意气风发的后生,赵祯不免羡慕起苏老泉来。

苏老泉生了两个好儿子,可自己却没有一个儿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