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安心念书,剩下的事情有我们呢!而且存中兄眼光独到,有他在不会有问题的。”
沈括把苏辙拉到一边:“子由,官场黑暗啊!你真的铁了心要通过科举?”
苏辙道:“沈存中,你丫的是不是管太宽了?”
沈括耸耸肩:“我知道,你是不想让你父兄失望。”
知道你还问,苏辙很是无语。
沈括又道:“子由,反正我这辈子就跟着你混了!人生短短数十年,咱俩就在宋代创造新的世界!”
苏辙懒得理他的宏图大志:“你丫的只要把美食街的项目给我弄好了,我就给你分一半的干股给你!”
沈括笑道:“我就知道,跟着大佬吃饱饭!”
“行了,快走吧!一会儿该要被发现了!”
苏辙催促着,把几人撵出了兴国寺。
从此以后,沈括出面买下了来凤街,并且带着韩世英忙着找工匠翻修整条街道。
苏辙和哥哥每日在禅房里互相谈论、互相鼓励念书。
至于苏洵,自从拜谒过文坛领袖欧阳修之后,欧阳修就把他的文章上呈给了官家。
一时间,汴京城里的文人墨客人人争先拜读苏洵的《论衡》、《权书》等,苏洵名声大噪。
每日宴请苏洵的人络绎不绝,苏洵也每日周旋在达官贵人你之间,既想为自己奔一个前程,更是为两个儿子铺路。
嘉佑元年年末,苏轼和苏辙顺利通过了举人考试。
与此同时,夜市一条街的翻修工程也进行得如火如荼。
来凤街原本就像一个蓬头垢面的女乞丐,经过一番打扮之后立刻就变得美丽多姿起来。
举人考试通过的苏辙心情大好,走在来凤街上怎么看怎么喜欢。
沈括道:“子由,怎么样?符不符合你心中的标准?”
苏辙第一次赞同损友:“存中,简直和我的设想一模一样。”
沈括洋洋得意道:“那是,你知不知道我们找的工匠从前都修过皇家园林,技术那是一个比一个精湛!”
诚然,古代工匠们做工十分细致,就算是窗棱这样的细节都足够精美。
曾经苏草游玩过影视城,那些仿古建筑都是经过镜头美化,凑近看却十分粗糙与廉价。
苏辙道:“临近年关,我打算在上元节这天举办彩灯会,庆祝新生的来凤街。”
韩世英为难:“哥哥,距离上元节已经不足一月,我怕会来不及。”
沈括接话道:“世英你不用担心。你可能不知道夜市最重要的不是堂食,是流动客人边逛边买边吃。所以咱们只要把彩灯和小摊弄好一点,里边的大厅粗糙点也没所谓。”
韩世英和胡缨面面相觑。
子由和存中两个人的脑子仿佛有无穷无尽的点子,令人意想不到,有时候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需要详细解释才能理解。
尽管如此,韩世英和胡缨还是把他俩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他们的办法与众不同又行之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