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一个纸笺,上面详尽记叙着眉州当地的乡绅地主。
俊臣也看过,他问道:“爹,眉州富家世家大族那么多,那苏家并不显贵,为何我们才来就要结交他家?”
史仲谦道:“俊臣,有些缘由你并未知晓。那苏洵的父亲苏序深受眉州百姓的爱戴。当年眉州大旱,是苏序散尽家财帮助灾民。其后王宪造反,又是苏序用性命保住了眉州。虽苏序和苏洵父子都未入仕途,但苏家在眉州却极有声望。”
这时,十二岁的文姬道:“我知道,爹爹刚来眉州,虽是一州之长,但地盘并未焐热,所以要和苏家建立起深情厚谊。而且爹爹有君子之风,那苏家有如此好的家风,更是要结识一番的。”
史仲谦笑道:“文姬真是爹爹肚里的蛔虫!”
史俊臣道:“爹的意思我明白了。”
史仲谦道:“俊臣,我听说苏洵在家闭门苦读,两位小郎君也是难得的才俊。你去了州学一定要向他们好好求教。”
史文姬插话道:“苏家祖荫虽厚重,但子孙是否有真才实学却未可知。”
史夫人指责道:“文姬,你一个女孩家说话不要这么放肆。娘教过你多少次了,女子要矜持,要温顺。”
史文姬不满母亲的说辞:“娘,为什么男子就可以考取功名,女子就不能?难道朝廷不是选贤任能吗?科考就该看才学而不是性别!”
史夫人向来就说不过女儿,向丈夫抱怨道:“都是你把她宠坏了,她才敢这么任性刁蛮!”
文姬懒得理睬母亲,央求父亲道:“爹爹,我也想和哥哥一起去州学里念书。”
史夫人道:“州学里全是男子,你一个女子何其不便!”
“我装扮成男子不就成了?爹爹,求求您,让我去吧!”
文姬拉着父亲的手臂撒娇道。
史仲谦知道女儿好学,天资又聪颖。
犹豫再三,他还是拗不过女儿:“好,不过一切都得听你哥哥的。”
说完,史仲谦又叮嘱儿子:“俊臣,看好你的妹妹。”
文姬保证道:“爹,您就放心吧!我每日只认真听州学教授讲课,不会出什么乱子的!”
史夫人一脸不高兴:“仲谦,你就算疼女儿,也不该任由她这般胡来!”
文姬反驳道:“娘亲,我只是想念书有什么错?女子又怎么了?汉有蔡文姬、班昭,唐有上官婉儿、李冶。她们个个都是才女,不输男子半分,更有女皇武则天,可见男子们做的事女儿家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