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魏冲和段子兴返回老虎山的同时。
帝都,皇宫,勤政殿。
怀宣帝肖天望看着两份奏章 ,眉间紧锁,满脸黑线,还没待看完,气便不打一处来,随手就将这两份奏章丢在了龙案上,怒声骂道:
“真是一帮废物,同一事件,看法和态度截然相反,显然你们只是站在各自的角度,只想着自己的小利益,你们何时才能真正象个臣子,为朕、为朝廷着想!”
丢在龙案上的奏章,一本是东吉州州督崔朝杰上报的,一份是宾州州督顾明山的。崔朝杰奏明伏虎山聚友帮为忠于朝廷的民间组织,并协助官府剿灭了五龙帮,请圣上降旨予以表彰。
而顾明山则说聚友帮是占山为王的土匪,累有对抗朝廷的动向,恐为日后大患,建议朝廷尽早出兵围剿。
他刚想提御笔,蘸朱砂,批上几句责备言词,各打五十大板,要求他们核准后重新再报。
可突然想起,两年前,自己就想趁着身子骨还撑得住,到宾州等地巡视一番,可是身为帝王,不得不整天忙于政务,至今也未能如愿。
何不借此机会出巡,亲自到那里看个明白,究竟是哪个家伙在撒谎,还是他们俩都没有说实话,好好杀杀这满朝的不实之风,自己顺便也可以出去散散心。
人人都说帝王好,谁知帝王烦恼多。
大炎朝看似君威臣服,风平浪静,可皇族内的明争暗斗,臣子间的党阀倾轧,却从未消停过。
最令肖天望烦心的是,他虽后妃成群,但子嗣并不旺盛。虽生下了不少,可存活下来的却不多。特别是子嗣男丁,多半未能活过五岁。现在自己已年过四十,只存有四位王子,公主倒是不少,大大小小共有十三个。
嫡长子肖旺,系皇后杨丽慧所生,此子从小就性格偏执、木讷,反应迟钝,不善言词,看似心性上有点什么问题。六年前,为安抚杨氏后党一系,也只得将这肖旺立为太子。
原以为,待他长大些,会有改观。哪曾想,为他换了多名师傅,想尽了办法,一直难见有什么起色。为此,还早早为他选了太子妃,想着能促使其长大成熟些,可一切都是徒劳。
现在肖旺太子已年满十八,可不论何事,母后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从无自己的主见,还像个小孩子依恋着母亲一般。
这可就让肖天望寝食难安了。如此孱弱的太子,要是自己将来把皇位传给他,那也就等于将肖家的锦绣江山拱手让给了杨家,自己如何对得起肖家的列祖列宗。
可肖天望又别无选择。一是杨家势大,朝廷各部司,十有三四已为杨家暗中把持,特别是帝都的锦衣卫,已在杨仁杰的死死掌控下,如果废掉现太子,杨家岂能甘休,必将引发朝廷的动荡,甚至有失控的风险。
再者,其他三子,不是年纪尚小,就是其母出身卑微,无法得到群臣的认可和拥护。
想到这些糟心事,肖天望只能是仰天长叹,自己这个九五之尊,现在也是无可奈何,只有暂时忍耐,待以后慢慢图之了。
贴身太监崔阿寿看到主子愁眉不展,便有意想转移圣上的注意力。他端着一个红木托盘,蹑手蹑脚地靠前几步,媚态十足地说道:
“圣上,今儿想让哪位妃嫔侍寝,老奴这就早早去告之,以便准备得更充分些。”
肖天望瞅了一眼那满满一盘的牌子,他没有翻那几个新近入宫,年轻貌美的昭仪嫔婕,而是选了刘淑妃。
每当心绪不佳时,他就会下意识地想起刘淑妃,喜欢让她侍寝。
那可人的温柔,那独特的手法,总能让自己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而且,今天引发肖天望这一念头的,还有刘淑妃所生的三皇子肖贤,那个浓眉大眼,活泼懂事的小家伙,虽才八岁,却满身透着灵气,甚得肖天望喜爱。
长春宫,肖天望微合双目,享受着刘淑妃纤纤细指的滑动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