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松弛。你们总是说我沉迷于狩猎,害怕我荒废朝政,侵扰乡民。
现在看来,你们的担心是不是多余的?我已经把后苑向深山推进了二十里,根本就见不到一户人家。
就是古代的贤王,恐怕也做不到吧。”
这时魏征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李世民特意把他召来,让他和同僚们一块聚一聚散散心。
魏征说道:“陛下,和以前相比,您现在越来越骄傲放纵了。
古代的圣人曾经说过,显贵的人虽然时刻告诫自己不能骄傲自大,但是他仍然会在不知不觉中,滋长骄傲自大的心理。
当初隋炀帝穷奢极欲,自认为隋朝不会灭亡,因而把正直贤良的大臣都排挤出朝堂,只留下阿谀奉承的奸佞之徒。
如今陛下您自认为贤明仁德能比得过古代的圣王,臣惶恐不安,恐怕您会走上和隋炀帝一样的老路。”
虽然被魏征拿来和亡国之君对比,李世民却并不生气,反而龙心大悦,对众人说道:
“诸位都听到了吧,郑国公的话虽然很不好听,但是字字真诚,句句珠玑。如果诸位都能像郑国公这样大公无私,不畏权贵的话,那么我还怎么有机会当隋炀帝呢?”
然而魏征却又非常不给面子的说道:“陛下您这话也说错了。做臣子的虽然刚正不阿,大公无私,但这最多也只是延缓灭亡罢了。
如果真正想让社稷长久,还必须君王做到贤德仁厚,开明通达。”
李世民被怼的一时语塞,但是既然已经树立了明君贤臣的典范,他即便心里不高兴,表面上也得演的虚怀若谷。
“郑国公,有你这样的砥柱之臣做太子的老师,我当然不会担心太子的教育和成长。
以后你还是多在太子身上费费心,我老了,这江山早晚是太子的,明白了吧?”
不管魏征明不明白,站在一旁的李承乾倒是是明白了,李世民确确实实是想把皇位传给李承乾的,虽然比不上朱元璋那么慈爱,但对儿子的殷切期待是一样的。
即便后来历史上李承乾造反,李世民终究还是原谅了他,虽然被废为庶人,但仍然享受国公的待遇。
也就是说,只要避开侯君集谋反一事,那么就算李泰在背后闹翻天,他这太子之位也是稳稳当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