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01 文成公主(2 / 2)

恐怕这是不祥之兆,不如改期再办吧。”

李世民点点头,“嗯,房公言之有理,我看就再延后一个月吧。”

李承乾却说道:“爹,儿臣觉得不宜延后。正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我大唐与吐蕃和亲,早已经昭告天下,通示万邦,如今各番邦属国的使臣也都在场。

我们怎么能因为一点小小的变故,就轻易更改朝廷的决断?如此一来,那这些番邦属国就难免不会轻看了我们。”

李世民疑虑的问道:“那万一真的是上天降下的警示呢?我作为皇帝,你作为太子,江山社稷,黎民万邦,天下之任,都在我们父子二人肩上,不可不慎重啊!”

“爹,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法。您是天子,儿是储君,上天的旨意,普天之下,只有您才是最懂的,又怎么能轻易相信别人的妄论?”

房玄龄听到太子竟然说自己是妄论,顿时心下就十分不高兴,但是也不能表现出来,只好低头翻了个白眼,小声不服气的哼了一声。

而他这一系列微妙的表现,却都被一旁的魏王李泰尽收眼底,记在了心上。

最终李世民决定送别仪式照常举行,命人又重新搭建好典礼台,竖起旗帜,向群臣百官宣读诏书,并接受番邦属国的进贡贺礼。

……

仪式一直举行到黄昏时分才宣告结束,李世民任命自己的堂弟,江夏王李道宗为和亲正使,护送文成公主去吐蕃。

李承乾却又对李世民劝说道:“爹,江夏王乃是文成公主的亲生父亲,让他亲手把自己的女儿送到那天高地远的蛮荒之地,恐怕对他来说,也实在是太残忍了。

而况江夏王年事已高,吐蕃又地处偏远,高寒苦旅,只怕他也经受不起这样的颠簸。所以儿臣肯请爹您能恩准,由儿臣护送妹妹去吐蕃。”

李世民却坚决不同意,“不行,你是太子,国之储君,身系社稷之重,断断不可轻身去留。护送人选,容我再仔细斟酌。”

李承乾又说道:“爹,文成公主虽然只是孩儿的堂妹,但是她却是您昭示天下,御笔亲封的公主,也就是孩儿的亲妹妹了。

何况她又是代表我大唐去吐蕃和亲,为了两国修好,双方百姓和平安定,她不惜放弃自己优渥的生活,牺牲后半生的幸福。

一届女流尚且有如此高的觉悟,孩儿作为大唐储君,自然也万万不能退缩居后,做一个颐指气使的富贵闲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