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畴,杀回来。而皇上的老师袁可立,也会从山东杀进北京。
放下他们两个不说,就是亲手把这个木匠抬到太和殿的,对皇上一直忠心耿耿的英国公,恐怕第1个就站出来灭了大家了,不管是谁,只要出手,到时候大家一个也跑不了。
现在已经有许多人开始后悔,当初军事政变的时候,为了保住官位的妥协了。
还不如让那个小监国留在京里呢,这下算是放虎归山,成了永远悬在大家脑袋上的利剑了。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天启皇帝难得的开口了:“秦王要进驻河津开衙建府,结果汾西县不前去拜见秦王,这是大不敬。更疯狂的招募了乡勇,以武力拒绝路过。这就是造反。朕现在下旨,汾西造反,命秦王讨伐之。”
这个决定一出,满朝大哗。
你派一个亲王对咱们大明的城镇进行攻击、讨伐,这也太不靠谱了吧。
于是施风来第1个站出来反对。“汾西并不在秦王去河津的路上,怎么能够武力拒绝呢?这一定是秦王别有用心,还请皇上明辨是非,不要轻信啊。”
“朕怎能不相信朕的弟弟的汇报呢?他是亲王,年纪还小,他有什么坏心思呢。这事儿就这么定了,立刻下旨。”
“臣的内阁坚决不同意皇上的决断。”
结果木匠眯着眼睛看了他一下:“朕这是在和内阁商量吗?不是,朕是命令你们立刻下旨。”
施风来难得第1次梗起了脖子,坚决顶住。
群臣们也纷纷站出来坚决反对。
结果这时候,木匠豁然起身,在袖子里拽出了一道,早已经写好的圣旨,对着大殿外空旷的空间大声呼叫:“内侍厂,出来一个。”
大家震惊了,什么时候,皇上手中有了一个内侍厂啦,他们是干什么的?
就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大殿外似乎就凭空多出了一个穿着黑衣的人。
这个人脚步轻巧但有力,旁若无人的走到了皇上的面前,单膝跪倒,却没有发出一句言语。
“你八百里加急,去山西秦王营地,传朕的中旨。命令秦王立刻对汾西叛乱者加以剿灭,并且传朕口谕,告诉秦王,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不必请示,就按这一次的事例办理。”
这个黑衣人,接过圣旨,转身扬长而去。
突然多出来一个内侍厂,让大家惊恐无比,而这个皇帝如此的决断,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他当着众人的面说的那道口谕,其实是说给大家听的。
正在大家震惊的时候,天启突然再吼:“内侍厂出现。”
是时候展现实力了,否则这帮混蛋们有些无法无天。
随着一声大吼。
然后就在大家莫名其妙的时候,就在大殿的房梁上,角落里,莫名其妙的地方,出现了不下二百的黑衣人,他们一个个黑布蒙面,但那一双双充满杀机的眼睛,却盯准了每一个大臣的脖子。
天启轻蔑的冷笑:“朕听说,昨天晚上有个混蛋,上蹿下跳想要废了朕这个皇上,现在他的一家满门,已经死绝了。”
所有的大臣脸都白了。
天启拍了拍冷汗连连的魏忠贤:“你和朕的奶娘说的话,我已经知道了,你的决定很好,我依旧对你保持信任。”
然后面向了群臣:“你们不要有什么妄想,好好的办一点正事,治理这个国家吧。无论秦王将来走到哪一步,只要朕活着一天,朕就保证秦王绝对不和你们算政变之账,你们就祈求我长命百岁吧。”
然后突然间变得笑眯眯起来:“如果在这一段时间,只要我的弟弟有任何一差二错,朕不惜将这大明所有的官员屠杀殆尽,而朕和皇后若是有个一差二错,那么你们就自求多福吧。好了,言到于此,诸位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朕还要陪皇后看我弟弟的信呢,不打扰了。”
然后就在众臣战战兢兢诚惶诚恐中,木匠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