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课的字,让大郎他们上学前一天傍晚写好。上课时间就巳时吧。学生们吃完早饭巳时初上课,巳时末回家。平时,中午,五花上课上半个时辰,剩下的时间,三花四郎带着读读,检查背诵书写吧。沐休日,上午上课,连上两节课,一节课少半个时辰,中间休息一刻钟。下雨下雪,就停课吧,安全重要。嗯,学堂还是要收点儿学费!一个孩子就交1贯500钱,希望人能少来点吧,咱村祠堂是真小啊,容不下。这样能把一些贪便宜的人阻一阻,有些孩子不学习,还会影响其他孩子学习。收的学费给上课的小老师们分分,也能买些纸墨,不能让几个孩子和有福家白白做贡献。”
“嗯。族长考虑的很好。就是,可能有人不乐意啊!说去年都没交钱,今年一下子要交这么多,咋办?我怕都去找有福麻烦。”大族老说。
“你说的对。这事儿,村里来说,村里直接在正月十五祠堂门前开始报名,报两天名,十七开始上课。不用有福出面,还有吗?”族长想了想说。
“嗯!我觉得族长想的很好!去年,五花上课时,我在旁边看过几次,大多数孩子珍惜学习的机会,很认真。但是,还有几个孩子,上课不认真,没好好读也没好好练习背诵,不但自己玩,还打扰其他孩子学习。五花检查时,次次没有背下来。耽误五花好多时间呢。毕竟,五花还小啊。是得把一些不爱学习的人阻一阻了。人家私塾收学生,还要考一考呢!不是是个人就要的!”三族老有银说。
“收的学费,族里留一点吧。毕竟用了族里的屋子桌凳呢。将来,屋子有问题了,也有钱维修。”有福说。
大族老接着说:“是该分族里一些。这样也能让族人心里平衡一下吧。我看,收的学费,族里一个学生就留下200文吧。买些笔啊纸啊墨啊砚台的。你们看呢?”
“那就今天把学费直接分配好。五花担大头,就分700文,三花四郎各100文,大郎四个一人100文。嗯,有福家的孩子就不用缴费了。你们看看,行吗?”族长说。
“族里厢房屋子暗,上课还是要在外面。上课时,把桌子凳子搬出来,上完课,再搬进去。学生写字,大多是石板,这些咱给准备好,就放在厢房外面,一字儿摆开,想用哪个,用哪个。笔自备。”
“我家的孩子,一人交200文,用了族里的房子呢!不能搞特殊化。每天上课,人太多,还有外村人,得有一个大人看着,五花三花太小了,我怕压不住啊。”有福说。
大族长点头,说:"那就让村里的几个年龄大的老人常来看着,嗯,祠堂附近有好几户人,给他们说说,平时注意看着点。咱们几个,有空了,也来看看。”
“还有吗?没有了,就把消息放出去。一会儿我安排几个人,来祠堂厢房收拾一下卫生。嗯,大族老安排几人准备上课的木板,写字的石板。三族老去买笔墨纸砚。就这样,各忙各事,早做准备,不要耽误孩子们学习。记得,出去了,放出消息,十五巳时报名,就让大郎四个来,咱几个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