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说实在的,这能不能卖出去,卖的好不好,我心里也没谱。姨就不跟你们说给工钱了,等卖出去,姨给你们买肉包子吃!”
大妞舔了舔咽了口水,“不用,姨挣了钱多买我们的头花就行了。”
李霞笑呵呵的指着她:“你听听这孩子还挺会推销的,放心吧,要是做得好受欢迎,你不卖我,姨都得求着你们卖我呢!”
谷髈
要不说其实谁都会说几句好话,单看想不想说了。这样大家都高兴不挺好的。
杨丹玉嘱咐这夫妻二人:“和气生财,可别真以为有赵头咱们就能在南城横着走了。不是有句话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那些衙役那该说几句好听的就说几句,新成你脾气不好就在后面帮着看摊,照顾着几个女生就行,卖货还是让李霞出面吧!”免得一句不合再和人顶起来。
“我知道了,我现在脾气好多了,咱也不敢不好啊,这里没人权啊!”
四个棚子,其中一个是集市最外围的茶棚,烧水的炉子,和蒸包子的锅灶都是用的能搬动的泥炉,炉子上用的是蒸笼,这个在郸城也不算少见,但价钱真不便宜,谁让本地不产竹子呢!。
没办法,铁锅太少又太小根本不够用,还是蒸笼可以往高了撂,方便很多。
杨家老大带着媳妇、弟妹朱氏和山花、杏花、向氏,除了大碗茶,还有三合面的馒头、还有二合面的包子。
这也算他们老本行了,但新来一个地方,集市上又不缺卖吃食的,心里难免还是有些惴惴不安。
姜延凯不管这事,杨庆远却是嘱咐了又嘱咐,谁迎客谁倒水谁给往外捡馒头谁烧火都安排的清清楚楚。
他实在不放心杨大郎,特意叫了大山跟过去,这孩子憨厚,不像他爹偷奸耍滑。
大山听了他爷的嘱咐,全程不敢懈怠,茶水免费给续水,不管人家是喝二文钱的大碗茶还是吃一文钱的馒头,都笑脸相迎,绝不因为人家要求多而冷脸。
徐立明第一天营业,除了之前说好的李富媳妇,姜延凯特意让牛满囤媳妇带着儿子也过去帮着烧水打杂。
并不是说这两家分出去就不管了,分出去也要一点点开始,像之前搭棚子砍木头扛面粉买柴买炭哪样不需要人手?
说起面粉,这次也没少买,郸城这边水稻没有,大米都是从外面运过来自然价高一些,但当地小麦种得还是挺多的,小麦的价格就比大米便宜。他们做普通百姓的吃食,徐立明还好一些买的算是精磨面粉中次等的加上一些黑麦掺在一起,杨家的茶棚用的干脆就是黑麦中带麸皮,再掺些高梁米面玉米面之类的。
还有两个棚子,那就是麻辣烫和石锅拌饭的摊子了。
麻辣烫是就地取材,熬制红油那是猪油羊油鸡油鸭油有什么油用什么油,反正是肉摊和乡下都收了个遍。至于食材也是有什么用什么,因为临江鱼卖得比较多,买了些大鱼剃刺剁泥做鱼豆腐,又买了些猪肉做成肉糕,然后简单的熏制,切片加入算是荤腥了。
所以说这几天大家真的是忙的脚打后脑勺,地方太小,准备时难免转不开身撞到一起。
像徐嫂她们包馅还好,头天买好食材,凌晨三点钟就拎了去棚子里剁馅,和面。麻辣烫就比较麻烦了。做鱼豆腐、自制午餐肉和自制培根,那可都是要提前准备好的,而且是些麻烦活。为此他们还特意买了个小石磨。
相对来说拌饭要简单得多,也是就地取材,除了提前准备好的辣椒酱,其余食材也是洗好带到棚子里现切现炒即可。
西葫芦这东西他们赶个季节尾巴收了一些,胡萝卜、蕨菜这玩意有的是,老秋的菠菜也有,辣椒酱哪怕不是现代的味道却也足够好吃,卖便宜些量大顶饱,也很吸引人。
将人手都分配下去,姜延凯再三嘱咐了安全问题,挥了挥手:“出发!”像出征一样,抬着一筐筐一盆盆一锅锅的放到车上,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