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三国:不才刘贤,永镇山河> 第63章 形势大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形势大好(2 / 2)

荆北各地倾斜发展。

毕竟谁心中都清楚,荆北六郡远比荆南七郡要繁荣,过去刘表牧守荆州时期,荆南诸族被荆北各族压制着,没有能力向荆州核心圈靠拢。

现在刘贤趁乱掌控荆州,使得旧秩序被打破,但凡是有先见之明者,都想让所在宗族能更进一步。

这也使得荆南七郡的士族豪强,在刘贤有意识的引导下,开始置换他们在荆南治下的产业,朝荆北各郡高调进取。

单单是清查蒯家、蔡家等族的产业,都能让刘贤不侵犯现有荆北各族的利益,用作和荆南诸族进行置换所需。

甚至在置换的过程中,部分的荆北士族豪强,也跟荆南各族私下密切往来,继而获取到部分利益。

这就叫一鲸落、万物生。

“荆州的未来,不能只局限于荆北六郡,更要扩展到荆南七郡上。”

刘贤眼神坚定道:“趁着荆州当前局势安稳,某先去视察一番荆北地域,着重看一下共进会所设工坊。

毕竟涉及到冶炼、锻造、造船等产业领域,能否高效的发展起来,其实就看共进会做的怎样了。

特别是冶炼和造船这两大产业,必须要好好看看,绝不能让它们有任何纰漏的发展,不然会影响到天策府后续决策。

天策府所辖诸军,涉及军械、甲胄、弓弩、箭矢等各项军需,是通过天机院进行量产供应的。

可是天机院进行量产,需要大批优质铁料,这是需要共进会所设冶炼工坊,来进行大批量供应的。

还有荆州水军的建设,那就绝对依靠洞庭湖一带,所筹建起的造船产业,来进行相应的建造。”

“主公说的没错。”

蒋琬点头表示认可:“尽管在此之前,涉及到上述产业的人才,琬都进行抽调,并派往各地筹建工坊。

但是仅靠所呈递的公函,来了解这些工坊建设,是远远不够的,这远没有亲眼见到来的真切。”

蒋琬不是迂腐之辈。

刘贤所表明的这些观点,其实已经很明确了,他想通过这次视察,来了解荆北各处的情况。

如果一切都发展的很好,那下一阶段天策府的重心,就会逐步倾斜到荆南,先解决荆蛮各部,再逐步开发荆南各郡,通过这种主动的形式,来逐步将荆南七郡发展起来,这不仅能增补荆州的底蕴,还能为今后攻略交州,谋定坚实的基础。

“现在荆南各郡的安稳,有种依托于荆蛮各部,没有对荆南造成实际威胁,这不是一种好现象。”

刘贤撩了撩袍袖,正色道:“某从零陵郡开始崛起,最不能接受的事情,就是有不可控因素的出现,将希望寄托于别人不乱上。

这对天策府的发展,是不好的。

既然荆州的整体局势,荆北的局部态势,都开始趋于安稳了,那针对荆南各郡的谋划,也就要顺势开展了。

等到某视察完荆北各处后,大概率会前去荆南各郡,统率着中军各部解决荆蛮各部,为今后开发荆南七郡,扫除最后的障碍。

在某离开江陵期间,涉及到政务的事宜,可由公琰决断,涉及到军事的事宜,可由士元决断,至于其他层面的事情,就各司其职即可,遇到不能决之事,可加急送到某这里。”

“喏!”

蒋琬当即作揖道。

其实刘贤要选择近期离开江陵,前去视察荆北各处,也是存着锻炼天策府中枢的设想。

毕竟身逢此等大争之世下,今后必然存在刘贤率部亲征,而让天策府中枢留守后方的情况。

一旦出现这种态势,就必须要确保天策府中枢的良好运转,除了要安稳后方之外,还要给前线提供各项保障。

与其事到临头在想着如何解决,倒不如现在就有计划的进行锻炼,以确保事情真发生时,不至于太过被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