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得了病,加上这些年劳作积压,病情加重的极快,这才有了林正方才跪地求药的场景。
林正与妹妹两人搀扶母亲走回家中的时候,一路行来,村里各处挂满了白幡,不少人家中院子都摆上了棺材,原本充满人气的村子,现在寂静异常,偶有声音传出,也是咳嗽中带着痛苦呻吟。
好容易回到家中,林正搀扶母亲躺回床上,便不停歇的直奔灶屋,劈柴生火,给母亲煎药。
农村孩子早当家,自小没了爹的林正,比起一般孩童更是懂事,母亲以往下田干活的时候,家中事物样样都是他来的。
家中没有专门用来熬药的药罐,林正便用土罐代替,妹妹也在旁帮忙生火,兄妹两望着火炉中燃烧的木柴噼啪作响,一时间都没有说话,悲伤的情绪酝酿,妹妹林素素终于忍不住,带着哭腔问着哥哥。
“哥,娘她是不是要死了?我以后是不是没娘了,呜呜,我不要,我要娘。”
“素素乖,不哭,娘她只是生了风寒,你看我们有药,一会娘喝了,明天就好了,不怕,哥陪着你呢。”小妹的哭声,拉回了失神发呆的林正,他连忙轻声安慰着。
只是心智早熟的他知道,母亲的情况恐怕不是几服药能救的。从小就没了父亲的他,和母亲小妹三人多年相依为命,如果再没了母亲,想到这里,他突然间内心十分慌乱,哪怕再懂事早熟,他仍然有些接受不了。
‘咕嘟咕嘟’
土罐中煎熬的药汤沸腾起来,掐去心中念头,林正找来空碗,将汤药倒出。也顾不上烫手,垫着块布就要往母亲房间走去。
走到门口,突然想起之前马大夫脸上的三角巾,他立马又停下,转回灶屋内,找了两块还算干净的粗布,蒙在自己脸上,小妹素素也是。
端着药再进房里时,躺在床上的母亲,已经紧闭双眼,嘴里也开始说着胡话,林正上去摸了下她的额头,一片滚烫。
“娘,你快起来把药喝了,喝完你再睡觉。”
一阵呼喊下,母亲才好似回神般的睁开眼睛。
母亲林钱氏看着眼前自己两个瘦小的孩子,端着药,眼神中悲伤闪过,强撑着精神喝了汤药,只是头脑滚烫,神志有些模糊,转头便又昏睡过去。
等到母亲林钱氏再次醒来时,屋外天都已经黑透了,也不知道什么时辰了,呼喊两个孩子进来。
“娘,你终于醒了,感觉好点了吗,我做了稀粥,你快起来吃点。”林正看着坐起的母亲,心中一喜,以为汤药起了作用,嘴边呼喊着小妹进来。他俩此刻还用粗布围着口鼻。
“娘,你是不是好啦?哥哥说,生病的人只要多吃饭,就会好的快,你快起来吃饭了,我也要吃饭,我好饿啊,哥刚才都不让我先吃。”
看着两个孩子懂事的模样,林钱氏心中万般不舍,只是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当下喊过林正,从自己床头边上的矮柜子中,拿出一个钱罐子。
“小正,这里头是娘这些年攒下来的钱,还有这对银镯子,是娘当年带来的嫁妆,你都拿着,等娘去了之后,你带着你小妹去清水镇投奔你小舅去吧,这些年,听说他在镇上的福运酒楼里给人跑堂,你们兄妹两去找他,求他收留。”
“还记得去镇上的路吗,娘以前带你赶过集,出了村口往左走,一直走到大路上,沿着大路往东面走,一直走,走到头,就是清水镇了,你要记住,要走人多的地方,路上如果有人和你搭茬,别接话,给你东西吃,也别拿,一定小心人牙子,还有照顾好你妹,也照顾好你自己,娘没办法陪你们一起去了。”母亲林钱氏一番话讲的断断续续,似乎用了极大的心力。
林正听得心头突突直跳,这一番托孤一样的话语,让林正再也忍耐不住,豆大的泪珠止不住的滑落。
一旁的小妹看见哥哥哭,她也忍不住,也跟着大哭,哭的异常伤心。
望着两个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