踪影,往来于总兵府和镇守太监府之间,也不知在忙碌些什么。
说是巡查,其实就是走个过场罢了,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总兵府的人陪着,就像是公费旅游一般,一路吃吃喝喝,甚至酒宴之上,都有不少商贾作陪。
这一路下来,贾瑛与几个监察御史都收到了不少稀罕的玩儿意儿,有的是南来北往的商贾送的,有的是边军中的将领送的,多是一些上好的毛皮、山参、鹿茸之类的东西。可莫要小看了这些,这些东西若是在京城,随便一件,都能卖出大几百两银子的,足以顶得上这些官员好几年的俸禄了。
正七品的监察御史,一年不过九十石的俸米,折银五十两而已。
“贤弟,我为你介绍一人,这位是范亭,字寿国,出身太原府范家,乃是我的至交好友。”酒楼之中,邓子通拉着一人为贾瑛介绍道。
只见那人向贾瑛抱拳道:“久闻贾大人之名,今日难得一见,实乃寿国三生之幸啊。”
太原范家,是山西的望族,也是最顶层的晋商,便是贾瑛也曾听说过山西范家的名号。
“范兄有礼!”贾瑛抱拳轻轻回了一句,对方虽出身望族之家,可也不过是一介商贾罢了,商与官之间,毕竟还是有些距离的。
却听范亭又说道:“说来我等晋商还要好好感谢一番大人才是,只是苦于无人引荐。”
贾瑛好奇道:“哦?范兄何来此话?贾某并不记得与晋商之间还有过往来。”
范亭笑回道:“大人许是不记得了,我等晋商之所以往来边境如此频繁,其根由其实还在大人。大人可还记得扬州盐政之事?”
贾瑛闻言,微微一怔,这才想起,自己在扬州帮林如海处理盐政之困时,曾与山西的晋商接触过,只不过那时他只是一个牵线搭桥的,未曾过多留意那些人的来历,想来其中应该是有山西范家之人的。
贾瑛微微一笑说道:“范兄说的可是票盐一事?”
范亭点了点头道:“正是此事,正要感谢大人给了我等晋商一个参与江南盐市的机会。”
贾瑛摇了摇头道:“范兄却是谢错了人,票盐一制,乃是朝庭盐改善政,要感谢也是感谢朝廷才对。”
何况,贾瑛自也明白,范亭此话不过就是为了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的商场社交手段罢了,若真要感谢,又何必等到现在,范家在朝中又不是没有人。
一边的邓子通却插话道:“贤弟就不必过谦了,你却不知,此政一出,不说晋商如何,却是为我边军解决了大麻烦。想要养活数万大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每年朝廷拨下来的粮草根本不够,还需要父亲自筹一部分,如今倒是好了,不仅不用再为军粮犯愁,而且还有人给亲自送过来,贤弟当得一声‘谢’字。”
贾瑛看向邓子通无奈的摇了摇头道:“世兄就不要给我戴高帽子了,那时的贾瑛还是一介白身,如何能有这般能耐,这都是傅大人与林大人之功,还有陛下和朝廷英明善政,与我实在没有多大的干系啊。”
“都要谢,都要谢!”邓子通一边说着,一边拉着贾瑛回到座位上。
却见另一边的范亭突然拍了拍手,当即又几名侍女人手端着一个木匣走了进来,范亭看向贾瑛说道:“边塞穷辟之地,也没什么能入大人之眼的东西,范某备了一些山货,聊表一番心意,还请大人笑纳。”
说着,便命侍女将木匣打开,三个木匣之中,分别盛着一张完整的毛皮,一张通体雪白,一张白中带灰,还有一张是黑褐色夹着一些白色条文。三张毛皮大小不一,雪白色的那张应该是狐狸皮,灰色的是狼皮,黑褐色夹着白色条文的应是一张紫貂皮。
只看着三张毛皮的色泽,便知是上等之物,有价难求。
好大的手笔!
贾瑛面色微微犹豫,却看向一旁的邓子通道:“这是否过于贵重了些?”
邓子通笑着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