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和一只罗盘,让他去哪里找人。
即便是侥幸胜了,触及了那么多人的利益,他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这就是个烫手的山芋。
唉,还是太年轻,自己把自己给装进去了。
不过嘉德的话倒是给了他提醒,或许他可以给自己找个盟友,正好,此次回京,他也正有打算,却拜访一番叶百川,双方在陕西的合作,还是很愉快的。
“陛下,此一时彼一时,事在人为,只要能得陛下支持,臣就赶去试一试。”
开海的利弊,他在奏折中已经写的很清楚了,倒是省了不少麻烦,嘉德想要充盈国库,想要开创盛世,就离不开银子,而海贸,能为大乾带来大量的财富。
眼下,他需要知道皇帝对此,是什么样的态度。
“你不用试探朕的心思,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奏折中所提到的那些,终究只是你的一家之词。朕派你去,是让你对付倭寇的,只需办好你分内之事就行了。”
贾瑛有些无奈,论智慧,前人并不比后人差,可于大乾君臣而言,眼见还是受制于眼前的两京十三省的土地上,却少有人能看到海外如何。
即便那些走私受益群体中的官员,也不过是贪图眼前的利益罢了。
他们哪里知道,海关一但真正打开,西方那群海盗掠夺来的财富,就会源源不断涌入东方,他们赚的只会比之前更多。
“臣还另有事奏。”
嘉德把话说死了,他也无法再继续这个话题,只能重新找到切入口。
“说。”嘉德淡淡道。
贾瑛从袖口中取出一封奏章,交给了戴权。
“年关之前,臣派浙江都指挥同知戚耀宗,率领镇海卫和水师官兵出海剿倭,攻下大型岛屿一处,小型岛礁数十处,歼敌一千,俘虏三千有余,截获走私船只二十四次,粮食、丝绸、布帛、盐铁之货不计其数,臣闻朝廷发兵辽东,正缺粮饷,已经先期命人将截获的粮草财货送入京城,以充户部。”
在君臣奏对中,只能将海盗说成是倭寇,这是大乾百官的共识,贾瑛不能做那个例外。
嘉德闻言笑着点头道:“不错,爱卿果真没有让朕失望,你给朕准备一份大礼。户部那边,老二已经向朕说过此事了,爱卿当为国之干臣。”
贾瑛不在乎这些没有半点实惠的夸奖,而是说道:“陛下,臣这里还有几样东西,要一并呈给陛下。”
说着,有从袖口中取出了几封信件,交给了戴权。
嘉德看完信中的内容后,冷冷一笑。
“你打算怎么应对?”
“臣已经明确回绝了他们,只是陛下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类似来找臣说情的,还有许多,今后还会更多。”
“陛下,新的水师舰队,尚未组建完成,对于倭寇的追剿,不过是刚刚开始。等到来年开春之后,水师总督衙门截获的走私财货只会更多,到时候......”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都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就不用贾瑛多说了。
本来这些东西,是不适合给皇帝看的,做臣子的,只有责任下沉,而没有将问题推给皇帝的道理,可嘉德拒绝了他。
为求自保,他只能将此事拿出来。
目的只有一个,让嘉德知道,他受到的压力。
“乱臣贼子,全都该杀!”嘉德冰冷的声音响起。
贾瑛没有做声,嘉德也不过是发发脾气罢了,大开杀戒之后,只会让大乾朝人人自危,统治的艺术,是均衡,也是妥协,但绝非杀戮。
嘉德是一名合格的皇帝,他怎会不明白此中道理。
“爱卿有什么想法?”果然,嘉德神色下一刻就恢复了正常。
“陛下,堵不如疏,海疆走私屡禁不止,为的就是追求货贸的利益,如此一味禁绝海贸,走私就不会断绝,总有人会铤而走险,而倭寇也不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