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思明小声地叫了一下,茫然回头却发现,刚才还坐在门槛上的哥哥,不知何时站在了自己身后。
凉飕飕地看着自己。
“叫什么叫!让你给我插科打诨!油嘴滑舌!”江思城揪起妹妹的耳朵尖,使劲地掐了掐,“我说我去就我去!你跟我在这里犟什么劲儿呢,有哥哥在,哪里用得着你去下乡!”
江思明歪头躲过哥哥的手,却倏然红了眼眶。
……
江思明和江思城是一双隔了几分钟的龙凤胎,现在看着却好像相差了好多岁。
他们的爸爸在早些年过逝了,留下了遗腹女思雅和一双儿女。偏生江母性子自来柔弱,刚生产完的她,照料当时还一丁点大的思雅就已经够手忙脚乱的了,更别说好好照顾两兄妹了。
可以说,他们是互相拉扯着生活的。
兄妹两个,当时明明也才十一岁点大,却抱揽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江母抱着小思雅躺在床上没法动弹,两个小小的人就磕磕绊绊地做事,抬不动的家伙什就去找邻居帮忙……
说是互相拉扯,可是思城,却总说自己是哥哥。
在刚刚看到的那些画面里,下乡去的,也是思城。
“好,我听哥哥的。”江思明笑了笑,“那哥哥可要好好保护这个家啊!”
见妹妹听话,江思城高兴地挑眉笑道,“这哪用得着你说呢!”
十八岁的少年郎,笑起来爽朗又大方,明晃晃的眼睛里,是满满的真诚和担当。
林知抱着江思雅,温柔地看着江思城。
她不介意江思城去下乡,也决心等他回来。当然会有许多的舍不得和担忧,不过这是他想做的事情,她也就随他罢了。
而且,这样善良、关心妹妹的他,本就是自己喜欢的那个样子啊!
见大人们不再说话,早就呆不住了的江思雅机灵的眨眨眼,连忙拉着温柔的知知姐去找小伙伴们跳皮筋。
准备去下乡的江思城也回屋收拾行李。
见状,江思明赶紧进屋。
今天晚上就要去知青办填申请表了,要再快点,不然来不急了!
江家住在筒子楼,有三间屋子,江思明和母亲带着妹妹住一个屋,江思城单独睡在放置物品的杂物间。外面大一点的那个房间,是一整个白天的活动场所。
家门口安置着饭橱、炉子和蜂窝煤。每到饭点的时候,楼道里的人家都陆陆续续地走出门,热热闹闹的一起下厨做饭,在炒菜的刺啦声里聊着各家的三长两短,在浓浓的烟火气里飘荡着人情送往。邻里之间感情融恰而又有该有的分寸感。
江家的居住条件在整个筒子楼里,其实已经是比较优渥的了。很多人家都是一家人挤在一个单间,吃喝睡都在一个屋。
而江家有这样的条件,也是因为江爸爸还活着的时候是车间主任,后来还因为工作的原因去世了。
江家的情况大家都是知道的,孤儿寡母的,拉扯三个孩子长大不容易,大家都是能帮衬的就帮衬。只是下乡这个事儿吧,谁也没办法。
也不是说下乡就是去受苦了,只是好好长在家人身边的孩子,冷不丁的要去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谁家也不忍心呐!
江思明环抱着妈妈,明媚的脸上勾着软软的笑容,一双桃花眼里闪着点点碎光。这次江家必须要有一个孩子去下乡,哥哥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走,妹妹太小不用考虑。她去本就是最稳妥的决定。
可是到底拗不过哥哥。
自从被告知要下乡,江思明就一直在和哥哥争执,可是无论她怎么说,哥哥就是不听。
林知姐家里就只有她一个女儿,自然不用下乡,也不能下乡。因为家里的双亲还需要看顾。林家子女缘薄,孩子生下来就只有林知带大了。
哥哥要是下乡的话,两个人可能就得分开了。
在那些画面里,他们好像也确实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