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五年后,郭氏突发疾病去世,林家正式分家,林青山才回到二房,当时吕氏正怀着林青园。
现世分家,长子独分七成,其余诸子和长孙均分剩余的三成。
林家情况特殊,未分家时,老大林伯材就因读书耗尽家中钱银,合算早已经超过总数的七成。现分家还要在所剩不多的家资中分走七成,其余三房心中难免不忿。
林仲田吕氏夫妻本来想着,长子得老太太怜惜,可以多分些家财,再不济也会有些好处,没成想郭氏突然离世,连句话都没留下,导致他们的想法全部落空。
看着分到手的几亩田地,吕氏恼羞成怒的同时,难免迁怒长子林青山。
母子关系一直不瘟不火,很快,兄弟仨就相继到达了适婚年龄。
林青山和林青河前后脚成亲,区别在于林青山的媳妇何氏,是郭氏在的时候随口定下的娃娃亲,家世比林家还差得远,才貌一般往下数不说,刚嫁过来的时候连话都说不利索。进门两年,就生了一个丫头片子林荷花,五年后才生下一个男娃,也就是林振文。
反观张氏,这是吕氏千挑万选的儿媳妇,能织布、会裁衣,烹饪家务样样在行,出嫁时有二十两银子的压箱底不说,最重要的是她还会生孩子。进门次年,张氏就生下林振兴和林金菊这对龙凤胎,接着又生下次子林振家。去年,又添了幼子林振业。
两厢对比,吕氏能待见何氏才怪了。
更不用说林家长孙林振兴,也就是本书的男主角,打小聪明伶俐,会说第一句话就是喊“奶奶”。这可是吕氏的心尖肉,家里连上林仲田谁都越不过他去。
因着这份偏疼,连带他的双胎姐姐林金菊,都是吕氏最看重的长孙女。
除了一直被对比的大房二房,林家三房也值得一提。
林青园是小儿子,吕氏本来就偏疼些,他媳妇小吕氏,是吕氏娘家大哥的独生女。吕家族传木工手艺,虽不能大富大贵却也能保证衣食无忧,吕舅爷四十无子,本想着选个徒弟做女婿顺便养老。
吕氏知道后,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就给小儿子求了这门亲。
小吕氏进门头年生了大闺女林银梅,吕氏安慰她说“先开花后结果”,和之前对待何氏的时候简直天上地下。
第三年,小吕氏如愿生了儿子林振起,年龄比林振文还大半岁。
爹娘那样的态度,俩兄弟又这么努力,林青山和何氏在林家的处境可想而知。
结婚两年后的五年,林青山和何氏的头顶上都压着无子这块石头,夫妻俩腰杆子就没挺直过。一直到林振文出生,这种情况才有了变化,所以才说这个儿子是他们的命根子。
林振文是胎穿,不过直到三岁前,确切的说是被牛甩进河里之前,他的记忆都是模模糊糊的,大概进水那一瞬间激发了大脑潜能,他才想起了所谓的“前世”,只是一直到现在记忆都称不上绝对完整。
他知道自己穿书,男主角,也就是林振兴以后科举出仕,一路贵人提携,步步高升,然后娶高门妻子,子孙满堂。
他以一己之力改换林氏家族的门庭,堪称天下寒门子弟的典范。
不过很可惜,这一切和他们大房并不相关。
林振兴去参加乡试,名次尚未公布,林仲田和吕氏就会主持分家,主要就是把他们一家子分出去。
树大分支,要说分家其实也正常,尽管这个分家节点教人看不惯。
农门供养读书人不容易,都是以全家人十几年的辛苦劳作为代价。更不用说,其中能读出成绩的,更是千里无一。
林振兴号称是林氏举全族之力培养出来的,但要说最主要的贡献还是林仲田和他三个儿子。毕竟,族人只是特定时候才相帮,他们家里却每年每天都在为这个忙活。
像现在酷暑炎热,前天刚收完自家麦子,林青山林青河就出去当短工了,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