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类型的言辞,本来就带着歧视,地域性的歧视。
难道山里来的孩子就一定是爱慕虚荣,喜好金钱,容易被迷花眼?难道农村的人就一定是粗鄙不堪?
其实,都不尽然。
哪里都有奇葩,哪里也都有胸怀广大的人,所以,这本来就是一种歧视。
不自觉的,无意识的,没有人会注意到这有什么不对的。
也幸好种花国不是那种神经病的民主制国度,不然啊,这种简单的无意识,就有可能成为十分可怕的歧视攻击。
当然,安宁没有说抨击这种事情的意思,只是有些感慨,这样的事情,好像是真的没办法去说,也没办法去阻止的。
因为国家太大,人口太多,各人的想法都不同,真是太难说得清楚了。
不过,种花国的人民有一个特别好的优点,那就是,不会小题大做,也懂得自我反省,这很好啊!
社会的进步就是要普通人慢慢地懂得,什么是公平,什么是包容,这才是最好的社会。
不过,这都是安宁转瞬而过的念头,司徒盛远叔侄俩跟安贵父女俩聊完了,也就留下东西走了。
对于这些礼物,安宁接受得很坦然,她完全没有司徒明直所以为的那样,为了自尊心而拒绝外人的一切帮助。
也没有因为他们的同情,自身家庭的贫困,而敏感。
相反,她很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说实话,要是安宁真的只是个普通的12岁女孩,她还真有可能那样。只是,她的心智与她的实际年龄相差很大,对于这些,还真的不那么在乎。
在回去的路上,司徒盛远就十分感慨地对司徒明直说,“这孩子,还真是难得,一身的气质根本不像山里的孩子,倒像是大城市里长大,家境优越,见多识广的孩子。”
司徒明直点头赞同,“的确,她特别自信。就好像她的出身没什么,反而是别人要是觉得有什么,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儿。”
司徒盛远笑,“是啊!能够在如此贫寒的家庭中,养成这样的性子,以后啊,这孩子,不得了啊!”
然而,未来的某一天,他才知道,有的人,即使是有才,可追求的东西不一样,那她也很有可能就是过着
普通人的日子,并不会像他所想象的那样,一飞冲天,名传后世。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总之,现在的司徒盛远,对安宁这个偏远山村里出来的孩子,那是真的印象深刻,即使回到了京市,回了他自己家,他也忍不住在饭桌上提起。
他的妻子闫辛听着他不停的感慨,觉得好笑,忍不住道,“我怎么感觉你是想安宁当你的女儿呢?”
司徒盛远笑,道,“要是可以,我倒是也想呢,只是可惜啊,咱们没那个命。生了三个都是臭小子!气死人还差不多!”
闫辛笑,“你是看老大去学校了,不在家你才这么说的吧?要是他在,你啊,还会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