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无人质疑。于是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接话。
杨醪不动声色地打量着众人神色,含笑道:
“且不说圣人,就是系舟山上那两位师兄乃天纵之才,得再多的份例都是应该的。只是我听闻那位小师弟从小体质极弱、根骨欠佳……唉,这数不尽的灵药流水似的到了系舟山,却也未能稍见成效,可惜啊可惜!”
药堂这些打杂的弟子,多是根骨不佳无缘仙途的,骤然听闻系舟山上有个与他们一般的小弟子,许是资质比他们还差些,却仗着师尊师兄福荫,每年都浪费着阳泉宗几千名弟子都能分到的资源,不由心中意难平起来。
对天下宗门而言,圣人是开山立派的根本,而无圣人坐镇,终要仰人鼻息。
圣人之外,对于各宗门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将宗门发扬光大的青年俊才。
系舟山两样俱全,故而无论占去多少资源,都配得上宗门的供奉。
但是那个刚刚年满十七的少年呢?他何德何能?
杨醪将众人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离开药堂的一路上可谓是春风得意。
他就是要慢慢地、一点点地,将对系舟山上那位天选之子的不满与猜疑,都种入整个宗门弟子的心中。
一个不受世人敬重爱戴的“主角”,还能呼风唤雨吗?
不过,这样还是太慢了。朝闻台在即,一个阳泉宗,还不够。
回到大执事处,他就提出想去外务历练一番。
阳泉宗日常事宜分为“内务”“外务”两派,井水不犯河水。大执事主管内务,听闻此言未曾犯难,点了点头:
“我会派人去打个招呼。不过内务也别荒废了。”
杨醪不想如此顺利,对于身兼二职并没有抱怨,对于大执事的看重反而洋洋得意。
能者多劳嘛,何况何需他亲力亲为?反而,还有很多不足为外人道的好处。
旷野之中,有四个轿夫抬着一顶轿子,旁边跟着一个丫鬟。一行人脚不沾地,眨眼已过数里地。
轿中传出了一个娇柔无匹的声音:
“到哪里了?”
“已是黄河边上,过了河就是太行地界了。”
“往西走,我们先去王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