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都市言情>重生大时代之1993> 第246章,风声出圈了(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6章,风声出圈了(求订阅!)(3 / 4)

弄到了,肯定也会缠着张宣的手稿不放的。

同时洪总编话里还有另一层意思:金庸是谁?那就不用多说了吧。而人家买了金庸的手稿后,还想买张宣的手稿,意味着人家非常看好张宣的未来。

更是隐晦表明,洪振波也极其看好张宣的未来。

这些都是一些积极的信号。

娘希匹的,似乎没得拒绝的可能啊。

思绪到这,张宣求助地望向陶歌。

陶歌接受到讯息后,转头问洪振波:“叔,你朋友愿意出多少钱?”

得,这娘们已经做主给卖了。

洪振波伸出手指:“听说三月的“风声”有13个版本,我这朋友愿意出80万买最初版本和最后定稿的版本。”

张宣有点懵,这么值钱?

下一秒又在想,他娘的太狠了!

一出手就买最珍贵的两个版本的手稿,果然是搞收藏的路数。

张宣有点懵,陶歌也有点懵,显然金额超出了她的预期。

不过她同张宣对视一眼后,就替张宣斡旋说:“能不能只买一版?留一版给我弟做纪念。”

听到陶歌语气称呼都变了,听到陶歌把这个“弟”咬得很重。

洪振波知道陶歌开始护犊子了,也知道这事只能点到为止。

好在他一开始就没想着把作家的心头好全部买走,刚才说买两个版本只是做做样子,借收藏之人的口表达自己对张宣的看重。

于是顺着陶歌的台阶下坡,“第一版手稿30万,最后一版50万。”

洪振波说完就望着张宣,等他做决定。

张宣嘴角抽抽,做什么决定呢?

有什么决定做的呢?

没什么决定好做的,人家一开始就冲着最后一版手稿本来的。

要是这点都想不明白,自己这么多年不是白活了么?

张宣沉吟一阵,就抬头道:“都说写作不能忘初心,我留第一版做纪念吧。”

交易达成,三人谈话的气氛顿时好到炸裂。

回去后,张宣逮着单独相处的机会问陶歌:“李是谁?”

陶歌大乐,对他说:“李是你真正的贵人。”

张宣蒙了,迟疑问:“人民文学那位退休的前总编辑?”

“就是他。”

陶歌跟他说:“当初要不是李老力排众议,你的“风声”很难在人民文学上发表。”

张宣弄懂了,原来有这层关系在,难怪这娘们会替自己做主卖手稿。

说句老实话,知道是李老后,张宣心里就不抵触了。正所谓人生难得一知己啊。

这李老不仅是他的知己,还是他的伯乐。

虽说自己两世为人,有“风声”这样优质的在手,不愁没机会。但这个世道真不是这么简单干净的。

至少因为李老的存在,自己在文坛少走了很多弯路。

陶歌问:“想明白了?”

张宣点头。

陶歌接着又说:“其实我猜测,这手稿也不是李老自己买,应该是李老的儿子在收藏。”

张宣眼皮一掀,“李老儿子?”

“嗯。”

陶歌嗯一声,就细细地解释道:“李老儿子去年在京城开了一家非常高档的私人会所。

为了给私人会所撑门面,李老儿子最近一年砸重金四处收购名贵古董、名画、高价值艺术品。

你的“风声”手稿能被他看中,无形中也算是替你在京城一亩三分地宣传了一波,提高了你的身价。”

张宣不可置否:“50万的身价么?”

陶歌笑着摇头,“你就知足吧。那会所我年初去过一次,里面的家具清一色红木、或金丝楠木的,地毯来自中东,而这些仅仅是明面上最基本的东西。

那收藏陈列室,不仅有末代皇帝傅仪弟弟的书法,齐白石的名画虾,还有黄永玉的亲笔绘画,金庸老先生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