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了解的。
可这个高人,到底是谁?!完全就是未知数!这个高人是擅长什么风格的?有什么针对的地方?他们完全不清楚!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缺一不可!
气氛一时有些沉寂,李傕等将面面相觑许久后,李傕方才又问道:“文和,按照你的分析,有孙坚这等有勇有谋的悍将,有神秘未知高人在背后出谋划策,还有汜水关这等易守难攻的雄关,为何你方才赞同我进攻汜水关?”
这是贾诩一入营帐后所说的话,还说他进攻汜水关的想法,是富有远见的神来之笔......
神来个屁啊!孙坚有这么多准备,强攻就是找死啊!李傕甚至怀疑,贾诩是不是在埋汰他?
这明显就是按部就班,利用骑兵机动性防备孙坚即可,根本不可能强攻的!
“将军,因为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贾诩幽幽道:“若只是被动防御,我们会逐渐失去主动权。何况孙坚背后有这么一位神秘未知的高人指点,我们不清楚他的行事风格——
“是喜欢兵行险招?还是万事求稳?亦或者灵活多变?稍有不慎,就是全盘皆输!
“但我们保持进攻性,就如同蓄势待发的箭矢,足以震慑敌人,也能在敌人突然出手的时候,立刻反击,不至于手忙脚乱,以至于错失战机!”
贾诩的分析,赢得了李傕等将的认可。同样又点燃了李傕想要进攻汜水关、夺回汜水关的想法了。
“文和,难怪当初阎忠评价你,有张良和陈平的英才谋略,我一直是深信不疑的,果然没有看走眼!”
李傕奉承了一句,似乎方才骂死胖子的那人不是他一样,旋即又问道:
“既然如此,文和,我们要如何进攻汜水关?强攻的话,骑兵对攻城不利,我们也没有攻城器械,制造耗时耗力。通过山岭奇袭汜水关,我们又不擅长山地战......”
“进攻汜水关,不一定要我们去强攻,可以将他们诱引出来,在我们擅长的地形上面作战。”
贾诩幽幽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属于下下之策!
因为古代道路交通不便,攻城器械携带不便,都是临时修造的。
那么修造攻城器械、堆筑攻城用的土山,填埋护城河,这些都是需要数月时间。
万一遇上襄阳城那样的护城河,最宽处两百多米,让愚公移山过来填埋,也需要长年累月计算,根本不切实际!
影视剧中,一些攻城战,士兵搬着梯子(云梯),跑去攻城,如同蚁附,这不叫攻城,这叫送死。
所以古代攻城战,一般都是攻心为上——要么围而不攻、断绝粮草。要么围点打援、声东击西。要么设计招降纳叛。要么反间计里应外合等等。
反正真到了攻城战,那是不得已而为之了!
——从这里也可以侧面说明,孙坚等将短短时间,就轻易夺下易守难攻的汜水关,对于西凉军的震撼有多么惊天动地。以至于现在得知孙坚背后的神秘未知高人后,让贾诩都有些忌惮慎重了!
李傕等将也是身经百战,闻言之后,李傕惊问道:“这不就是‘引蛇出洞’吗?文和,你有何妙计?”
“既然孙坚本身就有奇袭洛阳的想法,如今因为我们大军的出现,或许会出现一些犹豫,那么我们就要打消他的犹豫,让他觉得有可趁之机......”
贾诩开始排兵布阵,出谋划策了,顿了顿后再道:
“不过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利用细作,打探汜水关的情况,看看孙坚背后的高人到底是谁?有什么本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敌人未知,就有可能让我们出现意想不到的危险!”
李傕等将颔首,深表赞同!
“说起来也奇怪,汜水关这段时间,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