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纯属看个人的修为。
讲到这,他认真的盯着我们说,虽然我们现在是昆仑派的一员了,他也会不留余力的将会的全传授给我们,但……我们能学会多少、应用多少,始终还是看我们自己。
正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道理。
谁知小七哥却撇撇嘴,不以为然道:“师父,那前几天到我们那的那些人呢?和您相比的话谁厉害呢?”
那些人……指的自然是前几日到清微道观门口,抢着要收我为徒的刘国胜、梦溢大师等人,这件事我听小七哥说过,因此一听这话,我也忍不住抬起头,好奇的望向师父。
师父笑道:“各有千秋罢了,刘国胜作为华国易经协会的副会长,奇门遁甲学的甚精,梦溢师傅师传密宗,极善科仪,吴德易将铁板神数、皇极经世和梅花易数研究的较为透彻,大衍之数皆能在一掌之中推算,在南方一带很是闻名,而贺丹青……风水世家,自幼精研风水之道,深得顺推逆推之法,算是对得起他那风水之王的称号了,寻砂点穴的功夫目前当属国内前三!”
听到这些点评之语,我和小七哥微微咂舌,知道他们厉害,但没想到他们这么厉害,而且全都是国内有头有脸的人物。
我忍不住问老爷子,“师父那您呢?”
“是啊师父,您会些什么?”小七哥也问道。
老爷子哈哈一笑,“他们学的那些,我每样都会亿点点。”
“啊?只会一点点啊?”我和小七哥顿感失望,丝毫听不出老爷子是在谦虚。
老爷子摆摆手,“别灰心,我会的,他们未必会呢,你俩跟着我,日后成就不会比他们差的!”
“那您打算教我们些什么呢?”我继续追问。
“看着来吧,想到什么,就教你们什么,至于具体内容……我暂时先不说,毕竟说了你们也不懂。”
……
接下来的日子,老爷子把我们送去学校继续读书。
他叮嘱我们不用太刻意的追求什么成绩,英语、数学差点都无所谓,但必须认真的学语文,尤其是古文,要是连字和文章的含义都看不懂,即便他肯教,我们也学不进去。
就这样……寒来暑往,秋去春来,转眼便是十四年半的光阴。
我从一个四岁小屁孩俨然窜到了一米八二的大小伙。
这十四年过的那叫一个煎熬……
第32章 学艺
从小学起,我和小七哥便每天学校、道观两点一线,期间哪都不能乱跑,发现一次不回家或晚回来,比手掌还厚的戒尺立马就会招呼到屁股上,那滋味儿……真是谁尝试过谁懂,只需一下,屁股就得开花,一两个星期内都休想正常坐下来。
没办法,我每天一放学,就只能坐在院子里读书,当然,读的不是什么课外读物,也不是小说,而是四书五经,道德经,易经,心经,道经,佛经,兵法,九宫八卦,前五年,老爷子什么都不教,就让我读这些书,让我背,随时还会抽选任意一本书的内容,要是不能顺畅的背出来,立马就是戒尺招呼。
相比之下,小七哥就更惨了,他因为读不进书,学不进文化,更看不懂古文,老爷子便让他天天扎马步,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引体向上,山上山下挑水挑粪,菜园子的活全交给他了,除此之外,还传授了他一套打坐的口诀,日常会修炼一些八部金刚经、八段锦、武式易筋经、站桩等基础的东西,每天累的他大汗淋漓,一躺床上就呼呼大睡。
久而久之,我俩也就从最初的不习惯,慢慢的养成了自然,我一到家就翻书看,翻来翻去,慢慢的也就读懂了书里的很多哲学,熟知了八卦的类象,早课晚课更是倒背如流,小七哥则饭量倍增,没两年就吃的虎背熊腰,一身的腱子肉,站在我面前就像是一座山似的,给人一种压迫的气息,十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单手拎起两百多斤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