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万历明君> 第225章 逡巡畏义,非常之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5章 逡巡畏义,非常之谋(5 / 6)

住俺们人多!”

他突然起身,一头钻进屋里。

再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纸条。

“乡里乡亲到府里的铺子,都说恁老是天下有数的好人,俺给你看好东西。”

何心隐好奇接过纸条。

只见其上写着简短的一行字。

西关亲友知:凡有屯厂地之主,皆在萧永祥茶铺内,商义上曲阜的蚂蜡灾,二十三日早辰见面。

何心隐对佃户的错别字见怪不怪,只有些惊讶地看向宋之荣:“你们串联抗税?”

宋之荣自豪地点了点头:“去年八月,俺们屯抗了二百多两银子的租。”

“孔府喊了爪牙来,跟屯官一道子坐柜逼租。”

“俺们串一块没理他们,就想动粗警告俺们,给宣保信抓去问罪。”

“杨万鞭他们马上来叫上俺,带了六十号人上去,卡住前后门,把爪牙们统统绑起来,押到店堂中央”

“屯官吓得跟死了七天似的脸色惨白,打着哆嗦求饶,说不敢再来逼租。”

宋之荣说得兴起,腾然起身,在院坝里复现起来。

“我们当场就烧了租册,俺还威风了一回……”

他一脚踩在门槛上,一手按住膝盖,一手双指并拢指着何心隐,身子前倾,豪气十足:“再来就要你狗命!”

何心隐被眼前的落魄佃户指着,不由怔怔出神。

一路巡田走下来。

带给他的冲击,甚至比开坛讲学十数年还大。

大户敲骨吸髓。

官府助纣为虐

赤民遭遇悲惨。

间或意气人物怒而抗争。

这是何等波澜壮阔的史诗!

何心隐不是没有踏足过民间,但他起点太高了,往来之辈,不是蓝道行这种活神仙,就是耿定向这种达官,哪怕创办四门会以来,也都是显贵士人,几乎没见过泥地里的赤民。

口口声声喊着赤民,还是首次以这种视角真真切切感受一遍。

无怪乎皇帝看不起自己,以前的四门会,确实差得太远了。

自己喊着口号,从来没有真切想过从实际出发,改变这一切——用道理学来说,是缺乏“实际”的心学家。

怎么改变赤民的困苦,这是千年以降的难题。

但,他既然志愿成圣,凭什么不能由他想出来呢?

何心隐失神地复盘着自己的一切所见所闻。

盼望明君治世?

何心隐摇了摇头。

这想法被皇帝骂的狗血淋头,几月冥思苦想后,他已经彻底看透了。

这不是皇帝贤明不贤明的问题。

哪怕明君在世,同样少不得百姓被欺压。

借用皇帝的话来说,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构性矛盾,难道昏君就喜欢被贪腐动摇统治了?无可奈何而已。

自上而下的路,是皇帝需要想的问题。

自己深受赤民信赖,自然应该想点自下而上的路径。

均田地?

何心隐很快又否决了这个想法。

田亩也会随着财产流动,以各种形式再度集中,数朝均地后都是这样的皆苦,徒劳的无用功罢了。

甚至看得更远的话。

地主能够盘剥百姓,是因为作为沟通国库与农民的桥梁,或包揽诉讼,或在田赋、劳役中上下其手。

消灭地主容易,但没了地主,也有会别的形式——没了地主剥削,还有官吏多吃多占。

除非中枢收税能精确到个人头上,否则这座桥梁,就会永远横亘在天地间。

如之奈何?

何心隐恍惚想着事情,不知不觉起身往外走。

门外等候的弟子门生一拥而上。

“先生。”

“老师。”

“夫山公!”

何心隐这才回过神来,赫然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出来。

他转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