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万历明君> 175.第173章 忙里偷闲,日暖风恬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75.第173章 忙里偷闲,日暖风恬(2 / 5)

翊钧揉了揉脖子,开始吃起早膳。

“陶先生的身后事,礼部议定了吗?”

陶大临的谥,肯定不能像历史上一样上一个“僖”字的。

好歹是东宫出身的日讲官,要是无功无过还被上个恶谥,大家怎么看他这个学生?

张宏回忆了片刻,才开口道:“礼部已经部议完了,是按陛下的定的文比,取择善从之。”

“今日应当在过廷议了。”

朱翊钧点了点头。

马自强还是上道的,只要满足其功名利禄的需求,未尝不是个干活的好手。

朱翊钧将嘴里的东西咽下后,不徐不疾道:“惟新阁的事,筹备得怎么样了?”

他口中的惟新阁,指的便是属于万历朝的凌烟阁。

取自“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句路人皆知的典故,再加上取了皇帝的私号一字,可谓是简单而直白地揭示了皇帝的三大志向。

中兴。

中兴。

还是中兴。

张宏听皇帝问及此事,连忙回道:“回陛下的话,纸面上的事,大多拟好了。”

“司礼监跟礼部早先便行了风水堪舆之事,挑了几处地址,以及动工的日期;修建殿阁的钱,户部与内帑更是争相出资;只是具体选址,如今司礼监与礼部有些分歧。”

“内廷的意思,还是效凌烟阁之事,建在宫里,方便陛下祭祀。”

“礼部则是想建在宫外,太庙一带,方便群臣与百姓吊唁。”

朱翊钧仔细听完,摇了摇头:“那就建在宫外罢,朕多走两步就是。”

这种性质的楼阁,就是要瞻仰的人越多,才越珍贵。

放在宫里闲人免进,反倒不太好。

至于说祭祀……说得好像皇帝会兢兢业业亲自祭祀一样。

张宏闻言,躬身应是。

朱翊钧看了张宏一眼,半开玩笑半认真道:“大伴若是有意,也未尝没机会列位其中。”

张宏一惊,忍不住抬头看向皇帝。

却见皇帝埋头喝粥,并未继续这个话题的意思。

张宏默默低下头,思虑万岁爷是在敲打自己,还是勉励自己,一时有些心乱。

朱翊钧有一搭没一搭问着张宏宫内宫外的事。

很快便吃完了早膳。

这一会的功夫,早色倒是已然透亮。

同时,这也象征着皇帝开始了难得休闲的一天。

早膳后,朱翊钧例行散步小跑,活动身体。

一路跑跑走走,顺路来到了元熙延年殿。

给李太后请安,是很治愈的事——主要体现在李太后如今对皇帝的态度,非常能满足情绪价值。

朱翊钧给李太后绘声绘色地重复辩经当日的场景。

后者时而惊讶,时而夸奖,偶尔还将命妇们的评价复述一二。

朱翊钧也照顾受众,对当日的内容,他是一点也不提,而儒生们的反应,他则是大书特书。

不仅李太后听得入神,甚至刚刚开蒙的弟弟妹妹,都张大嘴巴,崇拜地看着皇帝。

又陪李太后拉了半个时辰家长里短。

朱翊钧才起身告退离去。

随后,他又一路散步去了干光殿,给陈太后请安。

陈太后性子向来幽幽怨怨,朱翊钧遇到这位,也活泼不起来。

请她钓鱼也不去,说起趣事就只是含笑看着皇帝。

朱翊钧只好漫无目的地陪着陈太后聊闲。

以及向延庆公主指导并实践了一番,应该如何跟狐狸还有猫打架。

见时候差不多了,朱翊钧才起身告退。

而后,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休闲钓鱼环节。

跟在皇帝身后的张宏,显然感觉到皇帝步伐加快,他连忙擦了擦汗,快步跟上。

朱翊钧迫不及待地赶往太液池,不知想到什么,突然回过头:“去问问李选侍,要不要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