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
程学民一个钦定题词的改开先锋,不讲改开讲什么??
但不能硬讲!
程学民又不傻,《乔厂长上任记》刚一发表,就受到了那么大的抨击,要不是丈母娘搞了一个统一战线反击,将声势往大里搞,有了题词钦定力挺,抨击的声音这才没有了!
可程学民也知道,并不是真的没有了,而是人家蛰伏了,都在盯着他这个先锋的下一步动作,或者下一篇稿子。
所以吃过一次乖的程学民,能不长点记性?
再说老丈人也提醒了自己,这一波赚的政治资本已经够大了,够他奉用一生的。
接下来就得知道收敛锋芒,在学校里沉下心来好好的沉淀沉淀,消化消化一下,万莫再出那个风头。
所以程学民就没想过硬讲。
但也不能不讲,真的就在校园里蛰伏,默默无声下去。那样等过不了两年,新的风口崛起,谁还记得你是谁?
这么一来,程学民就学到了一个法子,借古喻今,以史为镜。
还要应景,跟改开有关,那就只能是变革变法了。
纵观华夏五千多年的历史,变法图强者比比皆是,程学民脑子里能脱口而出的,就有很多很多。
可无论是戊戌变法,还是张居正一条鞭,或者王安石变法管仲变法,这一些能给程学民极深印象的,就明朝的张居正一条鞭变法。
因为有影视剧作品《大明一五六六》,这部影视剧比较有影响力,所以程学民也印象十分深刻。
但美中不足的,还是这部影响力作品绝大部分剧情都在搞阴谋诡计,是一场权力之争,变革变法反倒少了一点,不好讲!
可除了大明之外,别的朝代变法都差了那么点意思。
更多的还是以失败告终,即便是张居正的一条鞭也一样。
所以既然决定借古喻今,要响应上面的改开精神,那绝对要选一个成功了的先例来歌颂。
真正极具影响力又取得辉煌成功的,程学民知道可能就大秦帝国之裂变,讲的就是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另外就是央视那个《大国崛起》啦。
在这两个之间权衡了一下,程学民选择了前者大秦裂变,却没有敢上《大国崛起》。
无他,现在的时政不能让他讲,他也不敢讲。
真要讲《大国崛起》,还不如直接来个硬讲,其实跟硬讲也没有多少分别。
所以这么一权衡之下,程学民最终定了《大秦帝国之裂变》为他的第一节公开课的课题。
也是打算以后有机会,能把剩下的两部也跟着一起讲完。
反正现在就是先试试水,看看讲的大秦帝国之裂变,到底能产生怎么样的反响吧!
“不是讲秦始皇就行!”杨主任听了后又连连点头,跟着又疑惑的问了一句,“那学民你讲的是什么啊?”
这下程学民也没有跟杨主任嘀咕,可是直接彻底的转过身来,跟底下的同学们说道:
“大家应该都知道,我是陕北人!今年回陕北老家过年的时候,就有好多的父老乡亲知道我在燕京写稿子,成了他们口中的大作家了!”
“都说着让我这个陕北走出来的大作家,多写写我们陕北的风土人情,让全国更多的读者们,都知道我们陕北!”
“我肯定是答应的哩,可答应的容易真要写起来难!”
“正好这次我回京的时候,又路过我们省城的延河文学,去了一趟老都城,也去了一下骊山脚下,当时心有所感知道该写点什么了!”
“我们陕北陕地,古时就是老秦人嘛!赳赳老秦人,奋六世之余烈而一扫六国,一统华夏,奠定我们华夏两千多年大一统的格局,我就觉得可以写写的嘛!”
“所以我就整理了一下,想着先拿到课堂上来讲讲,看看同学们的反馈!”
“如果同学们的反馈觉得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