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二十一、动员令(2 / 3)

“如果我们东国都不能在确定穿越顺序前提下维持正常的秩序,那么他们更不可能。”

“绝望之下,他们一定会做出任何可能的行动来,难不成我们在迎接异世界的挑战前还要先来一次大规模的人类内战?”

“所以,我也不赞同现在就公开一切!”

二十一、动员令

“那我们就什么都不说吗?”朱老皱了皱眉头,“先不论民众都有知情权,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发挥出国民的全部潜力?”

“难不成就靠一个空洞的称号?那样不可能有高效率的。”

一时间,整个会场再一次沉寂下来。

“先明确几个核心矛盾。”中枢突然开口了。

“第一,是否公开的本质是'风险对冲'——用部分真相换取动员效率,还是用完全保密规避失控风险。”

“第二,我们的时间窗口:钱老的团队在判定穿越顺序上的突破进度。”中枢的视线看向会议室的另一侧。

坐在末席的钱老学生连忙站起身来:“最多还有四周,老师就能带领我们攻克这个难题。”

“四周。”中枢重复着,手指敲在桌面划出重音,“也就是说,在这四周里,我们既要启动全民训练,又要防止真相泄露引发的内部混乱,还要应对境外势力的渗透。”

他忽然看向李云枢,“小李,你经历过第一次穿越后的混乱,当时最致命的失控点是什么?”

李云枢的后背绷紧,记忆如潮水涌来:A市的粮仓被哄抢时,他曾经亲手放倒过三个举着菜刀的市民,血腥味混着面粉在防护服里发酵的滋味至今难忘。

“是未知!”他直视中枢,“当民众发现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的消失,自己的手机信号中断、交通管制、军人戒严,却得不到任何解释时,谣言比病毒扩散得更快。恐慌的核心不是真相本身,而是对未知的恐惧。”

周院士面前的全息投影突然切换成三维模型,红蓝双色的数据流在会议室中央盘旋:“这正是舆情模型的核心参数——当信息透明度低于40%,恐慌指数呈指数级增长;但超过60%时,配合有效的管控措施,动员效率会提升37%。”

“所以关键在于'怎么说',而不是'说多少'。”万老忽然插话,这位曾主导过三次全国性应急演练的老人翻开皮质笔记本。

“当年抗洪抢险时,我们用'极端天气应急预案'统一了宣传口径,既避免引起恐慌,又调动了民间力量。现在可以借鉴这个模式。”

他抽出一张标注着"应急响应三级预案"的表格:“第一阶段(即日起至穿越顺序确认),对外公布'全球性生态危机预警',将训练解释为'全民防灾技能强化计划',重点强调'应对极端环境下的生产自救'。”

“第二阶段,当钱老的穿越顺序预测成功,再逐步释放'空间维度异常'的科学解释,用技术细节对冲未知恐惧。”

“第三阶段,在信息全部公开后,用危机感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全力冲刺,备战危机!”

丁参谋长的手指划过文件上的涉密等级标识:“但这样的话术需要军方、科研机构、媒体系统的绝对协同。尤其是媒体,必须掐断境外势力的信息渗透渠道——上周他们已经在试探性传播'东国秘密研发时空武器'的谣言了。”

“这个没问题!”信息防控中心的董剑宁起身回答,“经过先前的行动,我们至少能够保证两个月的信息绝对安全。”

会议室的气氛终于松动,周院士的模型参数在屏幕上跳转为绿色安全区间。

中枢直接拍板:“决定如下:第一,即日起启动'全民防灾技能强化计划',对外宣传聚焦极端环境生存训练,暂不提及穿越真相。”

“第二,同步进行舆情监控和应急预案演练,可以适当的在网上散布其它说法,借以迷惑他国间谍。”

“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