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111章 粟米满仓,银溢库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1章 粟米满仓,银溢库外(2 / 3)

四处皆是盔甲与兵戈的碰撞声,杀气似是笼罩了整个沧州城。

士兵往各家富商府上执行岳凌的命令,将他们想要以金子逆天改命的梦幻泡影彻底戳破。

当他们往商贾家中一走,索要金子时,各家家主皆知晓,这是陷入岳凌给们设下的局了。

没有大动干戈,没有腥风血雨。

悄无声息之中,各家都被抽了生机,如同死物。

自岳凌入城以后,先以高、潘两家立威,截断了商贾的现银,再在城外兜售粮食,将他们手中的积蓄压缩到极致,并背上极大的压力。在此危机关头,人们往往会昏头,将希望寄托于一点。

可他们哪知,在前一次吏查之时,岳凌便将此局交代给了南皮县令。金子、宝物便是南皮县令陈佑民所带走的银子筹办。

第111章 粟米满仓,银溢库外

种棉花最基本的条件,便是土地需要掘到沙土层,若是由南皮县独自来办,垦荒速度不能保证,而且雇人来做,单算口粮也是一笔极大的开销。

再没有比利诱商贾,更好的法子了。如今掘开河道,可作水渠,两边五万亩的荒田,此刻也不必再垦荒,犁地之后便可开始耕种。

商贾就好似老黄牛一般给岳凌勤勤恳恳的垦了五万亩的地,在垦地之后,还要被宰了吃肉。

与胡家的情况如出一辙,早已没了现银的各家商贾,如今只能选择以铺面,田契,粮食等抵银。

凑不齐银两的,便也只能下牢,混一口国家饭了。

原本在沧州城中风光无限,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商贾,一日之间,尽数消弭……

早已破落的沧州商街,此刻却有一处门庭若市。

挂着“丰字号”匾额的薛家当铺,大红灯笼摇摇晃晃,下方人头攒动。

临近柜台,一个账房管家踮着脚,面含薄怒,“掌柜的,你也别太黑心了,谁人还能没有破落的时候?一条街,十六个铺面的地契,你就给我折算三百两?”

薛家的掌柜冷面回应,“三百两怎么了?你当沧州是金陵呢?三百两都给多了,卖不卖?不卖就走,后面还有人排队呢!”

账房管家看着手中原本值五千两的地契,心好似在滴血,可当下若想筹银,别的地方也筹不来,只能咬牙道:“好,好,我卖。粮食怎么折算?”

“五文钱一斤。”

“五文钱!你怎么不去抢呢?”

掌柜的还是不冷不热的说道:“爱卖不卖,下一位。”

“卖卖,掌柜的别急,连带粮仓一同卖了,能算多少银子?”

“要你的粮仓做什么?”

账房管家不死心问道:“没有粮仓,贵商将粮食存放在哪里?”

“这就不用你管了。”

账房管家哀叹了声,道:“三千石粮食一斤五文,才能折一千八百两啊……”

东拼西凑,将祖宅,甚至内宅妇人的头面首饰都当了,这才换回了万两银子,堪堪折抵从南皮县挖来的一百斤黄金。

账房管家挤出了门,又长长叹起气来,“咱家不比胡家,黄家挖回了那么多金子,反倒成了好事,真是造化弄人啊。”

才走出几步,便见得家中运粮的粮车,从丰字号的后院又排着队走了出来,车上的粮食却也没卸。

账房管家不由得走上前问询道:“你们怎得又出来了,难道粮食没收?”

伙计哭丧着脸道:“丰字号的掌柜让我们直接送去城北大仓……”

“什么?”

账房管家眼睛圆瞪,愕然当场,半响之后又悔恨道:“不单单要吃这亏,还要受这一番折辱,何必要与侯爷为敌呢?”

……

城北大仓,

岳凌在此处验收着所谓金子。

沧州城的商贾若是按照挖回的“金子”来算,怕是挖了两三千斤。可城中一时,如何能寻到这么多的金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