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并且一直暗中维持,必然有家族势力支撑,否则在当初为其用力之后,或致仕或老故,那么灵德未必还能继续在这个位置上呆着。
很可能会去别处任方丈,如五台山清凉寺之类小一些的寺院,将相国寺的位置给腾出来。
赵倜把册子翻了一遍,然后重头又看起,其中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三座门户,第一个是焦玉,焦玉是真宗时候的五品中侍大夫,后代也都为官,有个孙子在仁宗朝时做到了从四品的天章阁侍制。
但还是有些低了,而且焦玉出身只是寻常书香门第,祖辈没有进过本朝,没什么势力,所以这个排掉。
第二个是焦博武,任过从四品的诸卫将军,执右金吾,其中次子做过正四品的通议大夫,但再往后的子孙却都没有官职高于四品的,想要继续维护相国寺住持位置,怕是也难。
这个也该没什么关系。
至于第三个,赵倜翻到那册页时,不禁露出一抹微笑。
这可是一个好大的门户,说起来甚至与他还沾着亲带着故,不但于朝堂兴盛多年,就是与大宋皇族也一直瓜葛匪浅。
大宋开国太尉焦继勋,五代之末宋初人,曾任彰德军节度使,西京留守。
少年任侠,不事诗书,被石敬瑭所喜,留于帐下听用,屡立战功,官至保大军节度使,郭威进京戡乱,与慕容延钊一起归于帐下。
后随柴荣南征北战,又随太祖东征西讨,太祖欲迁都洛阳,大事全权付给焦继勋,开宝六年,赐“推诚奉国戴翊”功臣。
其子焦珪,银青光禄大夫,右内率府副率,与宫中联系紧密。
其孙焦守吉,右班殿直,为天子使节,视军政查边事,几次行走马承受。
另一孙焦守节,东上阁门使,加荣州刺使,右神武大将军。
不过这些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焦氏之先,翊戴艺祖,削平区夏,联姻帝室,终始不衰,望于京国,门阀高显,居养盛强!
焦家自太祖时候起便与皇室联姻,不但和太祖一系姻亲颇重,就是和太宗一脉也多有姻故,而且焦家还多次娶宗室之女,和皇室之间关系十分融洽密切。
赵倜目光看向册子,亲二叔楚王赵颢的王妃姓焦,原来就是这焦家之女,而宗室内上一辈还有赵仲葳赵仲篪等人,也都娶的焦家女儿。
这个焦家……赵倜目光看向头里,蔡京书写了皇室第一次和焦家联姻之人,居然是太祖皇帝的第四子,秦王赵德芳。
赵德芳的正妃就是太尉焦继勋的孙女,但当时因为辈分关系,维护皇家之尊,曾经升行,以孙女为女,方才嫁入皇室。
赵倜此刻微微沉吟,旁边蔡攸不敢有丝毫动作,连茶水都不敢喝,脸上全是恭谨,老实坐着,心中却是欣喜万分,此番回去后,又有和那些衙内吹嘘之事了,自家居然被燕王赐座赏茶,待了好片刻呢。
赵倜轻呼口气,若大相国寺方丈灵德出身这个焦家,事情就有些扑朔迷离了。
这焦家怎么可能会出个和尚呢?以焦家的家世几乎不会有人遁入空门,这种门庭,并非普通官宦可比,出家几无可能。
而若真是这个焦家,想来查对方家谱也是查不到灵德和尚详细信息的,家世庞大,百年间病死诈死真死假死无从查起,除了姓氏老和尚不愿忘本保留,其他早便湮没在岁月尘埃之中了。
但得再去瞅一眼,诈一诈灵德老和尚,虽然老和尚狡猾,但也难免会露出些马脚。
想到此处,他看向蔡攸:“转告蔡学士一声,此事他有心了。”
蔡攸急忙起身行礼:“小人知道,王驾千岁,那小人便告辞了。”
赵倜点点头,看着蔡攸兴冲冲出门离开,又思索了半晌,这时日色西沉,黄昏已是到来。
他起身往后面走去,临近书房时见阿朱正和木婉清在小花圃旁看花,锦葵生长得好,花朵绚丽,幽香阵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