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就不是很舒心的面相,看起来更加苦涩。
“明明失去了里贝里,他们怎么都没受到影响呢?”
“还有那个阿尔沙文,俄罗斯来的,怎么就这么厉害?”
“该死的杨诚!该死的贝斯沃特中国人!”
“你们这么搞,我的前四怎么办?”
“难道,下个赛季还继续踢联盟杯?”
温格向来喜欢多思多想。
现在,看了伯纳乌之战后,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球队好像也不一定行啊。
怎么办?
……
杨诚肯定不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们在想什么。
从马德里回到伦敦,球队首次享受到了一种英雄般的待遇。
就连队内的氛围也都变得更好了。
但作为球队的主教练,执教多年的杨诚很清楚,这一场胜利已经是过去式了。
接下来,他必须要想办法,延续球队的这份状态。
于是,他马上召开了一线队所有教练组的会议,商讨接下来的训练安排。
熟悉足球的球迷都肯定知道,球队的训练都会尽可能地接近实战。
这是因为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比赛。
所以,这种模拟,不仅仅是场地大小、对抗强度、人员选择、位置安排等方面的模拟,还包括技战术的模拟。
如果有去看过正规训练的话,一定就会发现,其实在训练中,球队很少去练什么442、433之类的阵型,那更多是用来区分球员在球场上的位置。
但在球队训练时,基本不会这样。
而是会把全队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小组。
例如,在攻防训练时,4防5,如果想针对后防线,那就是四名后卫上。
之前,贝斯沃特中国人演练造越位,就是后防线四个人一组。
如果是演练右路攻防,那就是右后卫、右中卫、右中场这一块区域的人员。
具体有谁,看教练组安排。
左路攻防和进攻组合也基本都是这个道理。
但在训练的时候,教练组也不可能说,把他们所有的要求,一股脑地全都灌输给球员。
这不现实。
到学校里去,对着教材读书,都还讲究一个理解,还要在做课后习题。
更何况这是更深一层的实践和协作。
职业足球发展了这么多年,无数先贤前辈们都已经摸索了,就是要在训练里,把教练所想要灌输给球员的东西,揉碎了,放在各种不同的训练项目里,让球员自己去领悟和体会。
不仅如此,同样一个训练项目,教练组一般要设计多种不同难度的场景。
由浅及深,让球员慢慢去领略主教练的意图。
那要是万一球员无法理解呢?或者,理解了无法执行呢?
这就没办法了。
如果是年轻遇到这种情况,那通常就是表现糟糕,融入不了球队,接着就是被打成水货,有时候甚至可能就此伤仲永了。
那么,教练组又依据什么来安排和设计这些训练项目呢?
总不可能说,主教练就一句话,我要踢传控。
然后,教练组就这样安排了。
哪有这么简单?
如果一名主教练这么说,那就太业余了。
足球本来就有传控,你要踢什么传控?
像巴萨?
学巴萨的什么?
哦,三五个人的团队小范围传递?
行啊,没问题,想要学到什么程度……
最后就是不断的细化,再细化。
主教练一定要给出非常明确的训练指导方针,让所有的教练组都知道,球队接下来想要怎么踢,怎么配合,达到什么效果……
最后,教练组再根据主教练的指导方针,不断地细化,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模拟实战的训练场景出来,再根据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