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铮铮大宋> 第四十七章:舌战群谏(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舌战群谏(二)(3 / 4)

吞声,思忖一番后道:“要使国强,必精内政、修武备、重文化……”

“夸夸其谈!”赵旸再次打断,“官家与殿内诸同僚以及我洗耳恭听,就是为了听你这种空洞不实的言论?你到御街上随便拉个人来,他也知道要精内政、修武备、重文化。我问的是具体的策论,就以修武备为例,你告诉我如何修武备。”

接二连三被打断的李兑心中不免有些紧张,深吸一口气道:“自然精择精壮为军士,勤加操练……”

“说具体!”赵旸再次打断,“两司三衙今有禁军百万,然可堪与西夏一战者,不过三四十万,余下的大多军纪涣散,只知吃粮领饷,甚至各军兵甲尚有欠缺,对此你有何高论改变现状?”

殿内君臣纷纷侧目,对赵旸略有刮目相看:想不到这小子还挺了解。

然而被质问的李兑可未有这个闲心,咽了咽唾沫答道:“自然是应当精简军士,重修军备……”

“精简军士?被剔除的军士如何安顿?若他们心忿作乱,又该如何处理?至于修军备,钱从何来?”赵旸一连串地发问。

饶是李兑年过五旬,为官多年,此时也被赵旸这一串的问话问地脑门冒汗,这使在不远处暗暗观察他的陈执中暗暗点头:没错,就是这股咄咄逼人的势头。

在陈执中怜悯的目光下,李兑抬起衣袖擦拭额前的冷汗,断断续续又答道:“被剔除的军士……可……可发钱遣散……”

“这就是你的高论?”赵旸冷笑道:“军中士卒多年不事生产,一时发钱遣散,钱花完了不是还要生事?”

“那、那就发田地……”

“地从哪来?”

“地……地……各州县或有闲田,可用于安顿……”

“或有?好一个或有!……有无闲田先且不论,我再问你,这些兵卒之所以被剔除,本身就因为游手好闲,不愿勤加操练,只记得吃粮领饷,如今你叫他们躬身耕种,你觉得他们可情愿?”

“这……应是会情愿吧……”李兑硬着头皮道。

殿内众臣看得暗暗摇头:若是冗兵如此容易解决,又岂为成为“三冗”难题?

“当真?”赵旸冷笑道:“要不要我奏请官家让你去厢兵试试?也不需多,裁剪五万就好了。”

“啊?这……”李兑吓地面如土色。

若他领了这差事,那五万要被剔除解散的厢兵不得把他活吞了?

见其一脸惶恐不安,殿内君臣再次暗暗摇头。

“行了,我再问你,你说修武备,钱从何来?”

“自……自然是由三司衙门拨付……”

“废话!三司不拨军费,难道从你家取啊?我问的是这笔额外的军费开支,如何填补?”

“啊……这……我以为三司足够拨付……”

赵旸听乐了,拱手问三司使叶清臣道:“叶相公以为呢?”

叶清臣见李兑难以应对赵旸的追问竟将此事甩给他三司衙门,心中暗自鄙夷,对李兑投来的求救目光视若不见,平静道:“历年国家财政虽有些盈余,但若要大修军备,必捉襟见肘,若谁能提出高论,助我三司减少负担,叶某感激不尽。”

“李御史听到了?三司没什么闲钱,还是说说你的高论吧!”

“我……我……”李兑面色惶惶,嘴唇哆嗦了半天也没说出下文来。

见此,赵旸挥挥手讥讽道:“行了行了,往后站站,好好去想你那些诗词歌赋,或者想想明日该弹劾谁……”

李兑满脸涨红,但又不想再被赵旸追问,只得低头往后一站,羞惭不敢抬头。

而与此同时,赵旸抬手指向先前讥讽过他的殿中侍御史刘元瑜,低喝道:“那个,出来!”

眼见李兑堂堂侍御史知杂事被赵旸逼问地汗如雨下,颜面丢尽,刘元瑜心中亦是惶恐,但众目睽睽之下,他亦不好不做回应,只得硬着头皮走上殿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